淇阳县
隋开皇初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。大业初废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初分林虑县置,治今河南省林州市南。属岩州。大业初废。
隋开皇初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。大业初废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初分林虑县置,治今河南省林州市南。属岩州。大业初废。
即今河北东光县东三十八里灯明寺镇。清置经制外委驻此。
亦作下甸子。又名艾苇甸子。朝鲜族名灰幕洞。即今吉林图们市。1933—1935年日寇建长图、牡图两铁路后,成为沟通东北和朝鲜的中转站。称为图们街、图们江。1954年改为图们镇。1965年改设图们市。
即今安徽涡阳县东曹市镇。民国 《涡阳风土记》 卷2: 曹市集 “属曹市堡,正东五十里”。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霍鲁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喀穆尼窝集” 条下:“和罗窝集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一千七百里。” 霍鲁河源于此。
金明昌四年 (1193) 置,为桓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北四郎城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置,治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。元废。
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。《明史· 李应祥传》: 万历年间,“ (周) 光镐先设疑,以尝相岭贼,贼果退据桐槽。桐槽者,大咱巢穴也。…… (边) 之垣亦屡破桐槽,大咱亡入山峪中”。在今四川省喜德县西冕山
在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南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 保大四年 (1124),“上遂率诸军出夹山,下渔阳岭,取天德、东胜、宁边、云内等州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吴公坝。辽保大四年(1124年
南齐置,属高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、廉江、遂溪等市县境。隋开皇时废。
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,与陕西镇坪县接界。清同治《郧阳府志》卷1竹溪县:竹叶关在“西南百五十五里”。
即今安徽旌德县西之西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3旌德县: 栖真山 “在县西五里。昔窦子明宰邑于池州石埭,上升曾居此山,其坛迹存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旌德县 “华阳山” 条下: “栖真山在县西四里。其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