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阳县

泾阳县

①秦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四十里安国镇油房庄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秦昭王六年 (前301),“泾阳君质于齐”。西汉改属安定郡。《后汉书· 隗嚣传》: 东汉建武二年 (26),“赤眉去长安,欲西北上陇,嚣遣将军杨广迎击,破之,又追败之子乌氏、泾阳间”。后废。三国魏复置。十六国后赵为陇东郡治。北周废。

②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(352) 析池阳县置,属扶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三十里故县村。北魏属咸阳郡。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废,景明初复置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迁治今泾阳县,属雍州。大业初属京兆郡。唐属京兆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属西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。属北地郡。西汉武帝元鼎三年(前114年)属安定郡。东汉省。三国魏复置,仍属安定郡。西晋废。十六国后赵复置,为陇东郡治。北周废。东汉建武二年(26年),赤眉起义军与隗嚣大战于此。(2)今县名。在陕西省中部、泾河下游。属咸阳市。面积792平方千米。人口49.7万。辖12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泾干镇。西周泾阳邑,《诗经·小雅》“侵镐及方,至于泾阳”,即此。战国曾为秦国都(在今泾干镇西),因位于泾水之北,故名。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年)改置池阳县。前秦设泾阳县,治今县东南,属咸阳郡。北魏析县境北部置云阳县(治今口镇南长街一带),属北地郡。太和二十年(496年)咸阳郡治迁池阳县。北周于云阳县治兼置云阳郡,建德中将池阳县废入泾阳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云阳、咸阳二郡,泾阳移治今县,与云阳改属雍州。大业三年属京兆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云阳县治迁今云阳镇。贞观元年(627年)更名池阳县,八年复名云阳县。唐代属京兆府。五代后唐同光初云阳改属耀州,金代复属京兆府。蒙古至元元年(1264年)降为云阳镇,并入泾阳。明、清属西安府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50年属咸阳专区,1953年属渭南专区,1956年直属省。1958年泾阳并入三原县,1961年复置,属咸阳专区。1968年属咸阳地区,1983年属咸阳市。地处关中盆地区中部。秦修郑国渠,汉修白公渠,灌溉历史悠久。今为泾惠渠和冶峪河灌区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油菜籽为主。是省粮棉基地之一。咸铜铁路、咸宋公路经此并设站。古迹有郑国渠渠首遗址,唐崇陵、贞陵,明代崇文塔。纪念地有中共安吴青训班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土

   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十八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大明三年(459),竟陵王诞在广陵(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)举兵反,命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讨之,“上虑诞奔魏,使庆之断其走路,庆之移营白土,去城十八里”, 即此。

  • 白面村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“白面村在府北四十里,接阳朔县界。”

  • 左家务镇

    即今河北丰润县北三十里左家坞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丰润县图:北有左家务镇。

  • 绥化县

    ①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置,属淮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古泗水西岸。北周改名淮阳县。②北周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北二十里古城村。保定元年 (561) 改为虞乡县。③1913年降绥化府

  • 余行镇

    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邳州:“余行镇在州(治今邳城镇)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,其地有余行省城。元末,沂州将王信所筑。”

  • 塞上

    即今广东南雄县北与江西大庾南之大庾岭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 武帝时,越相吕嘉破汉将韩千秋兵 “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”。《索隐》: “ 《南康记》 以为大庾岭名塞上也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4始兴县:“

  • 宁定县

    1919年析导河县置,属甘肃兰山道。治所在太子寺(今甘肃广河县)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53年改为广通回族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广通回族自治县。1956年改为广通县。1957年改为广河县。旧县名。

  • 西犬丘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十里。原名犬丘,因其东另有一犬丘,故称西犬丘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:秦庄公伐西戎,破之,周宣王予大骆、犬丘之地,为“西垂大夫”。庄公居其故“西犬丘”。即此。后人遂称西犬丘为西垂。春秋时

  • 恰拉定

    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
  • 兀的河千户所

    又作兀的千户所。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流域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