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池河

池河
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池水“出东城县东北,流径东城县故城南。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,东北入于淮”。

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。淮河支流。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,南流折而东北,经明光市北女山湖,东北流入淮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, 池水注之。水出东城县,东北流,经东城县故城南, ……池水又东北流,历二山间,东北入于淮,谓之池口也。”

③即古直水。亦名迟水。在今陕西石泉县东。源出宁陕县东北,西南流至石泉县东南入汉水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 “直水”条引《县志》:“池河在县东五十里。源出长安县腰竹岭,南入汉江。世传其水易长难退,故亦名迟河。近河地多良沃,盖即直水,以直、迟声相近而讹也。”


(1)淮河南岸支流。在安徽省中部。《大明一统志》:“池河自庐州府界流入,历定远县南境一百四十里,北流入淮河。”源于肥东县西北之根山,北流经定远县、凤阳县,入明光市女山湖,最后入淮河。长245千米,流域面积 5021 平方千米。(2)古称直水、迟河。汉水北岸支流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于宁陕县城东北龙潭子东南,流经石泉县境,在石泉县凤凰山脚下注入汉水。长119千米,流域面积 1037 平方千米。上游多森林。主要支流有东沙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琼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乾宁军民安抚司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琼山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)。二年 (1369) 降为琼州。三年 (1370) 复升为琼州府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地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

  • 崇洛市

    即今福建建阳市东北四十里崇洛乡。明嘉靖 《建阳县志》 卷3: 崇洛市 “在洛田里”。

  • 砀山

    即今河南永城县北六十里芒砀山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 秦始皇东游,“高祖即自疑,亡匿,隐于芒、砀山泽岩石之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》: 砀山“在永城县北八十里。与江南砀山县接界。亦曰宕山”。今芒砀山主峰

  • 拉克

    又作拉克什族或热喜族。在今西藏比如县西热西区的解放 (金珠)、胜塘、达塘一带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清乾隆 《西藏志 ·外番》、《卫藏通志》作三札。

  • 芝忻州

    即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68:“芝忻州理忻城县。”

  • 郑陈

    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 (759) 置,治所在郑州 (今河南郑州市)。领郑、陈、亳、颍四州。上元二年 (761) 废。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(759年)置,治郑州(今河南郑州市)。上元二年(761年)废。

  • 哈喇乌苏河

    即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哈拉乌苏必拉。哈喇乌苏系蒙古语,“哈喇” 意为黑,“乌苏” 意为河。藏语称那曲,汉语意为黑河或黑水。源于今安多县喀隆湖东北,流经安多、那曲县入比如县,为怒

  • 落巍县

    亦作洛巍县。唐置,属羁縻归化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西。北宋庆历四年(1044) 废。

  • 六团湾镇

   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东南十里六团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六团湾镇在“邑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古观象台

   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。建于明正统七年(1442)。是一座砖砌的高台建筑。高14米。台上陈列着浑仪、简仪、圭表等仪器,台下有以紫微殿、晷影堂等附属建筑。明清两代天文观测都以此为中心,故亦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