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城镇

江城镇

①即今河北满城县东南江城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满城县图:东南有江城。

②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三十二里。明设江川驿,崇祯七年(1634)江川县迁治于此。1950年县治迁大街,故此称江城。


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中部偏东。面积237平方千米。人口7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枫木坪,人口 1000。因处小江镇周围,故名。1950年为小江区,1958年设小江公社。1984年改江城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蔬菜、香蕉、柑橙、龙眼、柿子等。有建材、皮革、爆竹、编织、木材加工、红砖等厂。有公路通小江镇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南部。面积14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江圩,人口550,壮族。由江圩、江城两地合并各取一字得名。原属印茶公社,1984年析置江城乡,1997年改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甘薯及油桐、板栗、柑橙、龙眼等。有农具、食品加工等厂。为田东、天等两县边境集市。公路通天等及县城。名胜古迹有果柳瀑布和八仙山的“摩崖造”山洞。(3)在云南省江川县北部、抚仙湖西岸。面积177.7平方千米。人口6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江城,人口 4000。明设江川驿,崇祯七年(1634年)江川县治迁此,建砖城。1933年曾置启文镇,1940年曾置钟玉镇。1950年县治迁大街,故称江城。1958年为江城公社。1966年分设翠峰、龙街、江城三公社。1984年分别为三区。1987年分设翠峰乡、龙街乡、江城镇。1997年龙街设镇。2001年翠峰乡、龙街镇并入江城镇。农产稻、小麦、蚕豆、玉米、烤烟、油菜籽。特产抗浪鱼,富产银鱼。有捕鱼、建筑、木材加工、化工、塑料制品等厂及磷矿。江川磷化总公司设此。龙街、江城、翠峰有集市。晋思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界鱼石、海门公园、蟠坤古洞、云峰寺、碧云寺、牛摩洞、李家山西汉时期古墓群遗址、峭石温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汤溪县

    明成化七年(1471)析金华、兰溪、龙游、遂昌四县置,属金华府。治所在汤塘(今浙江金华县西五十里汤溪镇)。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58年撤销,并入金华县。古旧县名。明成化七年(1

  • 斗山墟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斗山镇。为新宁铁路的起点站。

  • 阿尔布斯山

    亦作阿罗布斯山。又名省嵬山。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北之桌子山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省嵬山“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二十里。今名阿罗布斯山”。

  • 干汊河镇

   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干汊河镇。清光绪《舒城县志》卷7:干汊河镇在“县西南十五里”。在安徽省舒城县中部、干汊河东南岸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 5.9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干汊河,人口 2310。因境内杭埠河的

  • 海山县

    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望都县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南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 废。次年复置,属平滦路。四年 (1267) 又废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望都县置,治今河北省卢

  • 东中府

    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改北豫州置,治所在虎牢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)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)又改为北豫州。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年)改豫州置,治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。东魏天平初改北豫州。

  • 柳江

    在今广西柳州市南,为西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卷37柳州: “因柳江为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68柳州马平县: “浔江在州南三十步,亦名柳江。” 柳江上源称榕江 (又名都柳江),源于贵州独山之更顶山,东流至

  • 谷口河

    即今山西代县东南峪口河。源出五台山,北流入滹沱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代州:谷口河“在州东南五十里。自五台县杨林岭发源,流经谷口村,故名。民多引流灌溉”。

  • 下东国

    战国楚地。指今淮河以北之安徽东部和江苏西部地区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苏秦谓薛公曰:“君何不留楚太子,以市其下东国。”鲍彪注以为楚国之东,其地下,故名。又作东国、东地。战国楚地。指今淮河以北的安徽省东部

  • 安化中州

   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)分安化羁縻州置,属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。后废。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分安化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