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静汛
在今广西西林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西隆州西南有永静汛。有把总驻防。
在今广西西林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西隆州西南有永静汛。有把总驻防。
即今浙江湖州市南二十八里下昂镇。清光绪《归安县志》卷6:“相传赵子昂曾寓其地,故名。”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7吉阳军: 临川水 “在吉阳县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临川水 “在崖州 (治今崖城镇) 东一百三十里。唐以此水名县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
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。南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 “三佛齐国” 之属国中有“登牙侬”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作 “丁家庐”。《元史·外夷·马八儿等国》 作 “丁呵儿”。《郑和航海图》
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永从县:江头山在“县西五里”。
在今江西乐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乐平县:毛桥“在县东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铜陵县北部。流潭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790。产稻、棉花、小麦、黄麻等。有轮窑、阀门等厂。铜永公路经此。
一名绵水、洪山水。在今山西介休市东。源于绵山,西北流入汾水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,即绵水也。水出界休县之绵山,北流径石桐寺西,即介子推之祠也。……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南芦河镇附近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卷2:“齐齐哈尔东南通肯河上,有玛达呼城。”
在今江西九江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瑞昌县:玉华洞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泉涌如雷。唐时,僧于洞中获磬与钱皆汉代物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0江州瑞昌县:玉华洞“按,《寻阳新旧录》云,清虚玉华洞, 千形万状
即大福先寺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、瀍河乡唐寺门村内。为唐代著名寺院,故名。1922年重修时,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于山门门额题“古唐寺”三字,故又名古唐寺。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南。清黄叔璥《台湾使槎录》: “其小港可通小舟者,南路有蛲港”。乾隆间范咸 《重修台湾府志》 卷1: 蛲港 “在 (凤山) 县治北十五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