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乐城
亦名银川城、银川砦。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马湖峪,为宋与西夏必争之地。《宋史·徐禧传》:元丰五年(1082),“延帅沈括欲尽城横山,瞰平夏,城永乐……遂城永乐,十四日而成”。并移银州治此。旋为西夏所陷。崇宁四年(1105)收复,次年废为银川城。
又名银川寨。在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。北宋元丰五年(1082年)于永乐川筑,为银州治。位于横山东北,近无定河,为边防要地。旋为西夏攻陷。崇宁四年(1105年)收复,次年废银州为银川城。
亦名银川城、银川砦。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马湖峪,为宋与西夏必争之地。《宋史·徐禧传》:元丰五年(1082),“延帅沈括欲尽城横山,瞰平夏,城永乐……遂城永乐,十四日而成”。并移银州治此。旋为西夏所陷。崇宁四年(1105)收复,次年废为银川城。
又名银川寨。在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。北宋元丰五年(1082年)于永乐川筑,为银州治。位于横山东北,近无定河,为边防要地。旋为西夏攻陷。崇宁四年(1105年)收复,次年废银州为银川城。
①苕溪支流。在今浙江安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安吉州:龙溪“在州治(今安城镇)东南。即苕溪之支流也。 自州城西绕流经此,合于马家渎,溢为外溪,分为里溪,远近诸水悉附入焉”。②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。《方
即今福建寿宁县东南斜滩镇。明弘治中移渔溪巡司治此。在福建省寿宁县东南部、斜滩溪两岸。面积119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斜滩,人口2540。因河滩得名。1958年设金星公社,1959年改斜滩
在今安徽六安市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六安州: 董靖原山在 “州南百二十里。山原平敞,周围有小径。相传宋绍兴中,里民董靖原避兵于此。有董家寨,今寨址犹存”。
即栖鸡城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北宋曾公亮《武经总要前集》卷20:茂州“西北陆行至吐蕃栖鸡城”。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越巂郡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 属云南郡。南朝宋初改遂段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,属越嶲郡,后属云南郡。南
在今河北东光县西三里。《寰宇记》卷68东光县:“西光城,《隋图经集记》曰:后魏孝昌三年,葛荣略其地,对东光筑城以据之,故名。”清光绪《东光县志》卷1:“按,今邑西虽无城形,而地多冈阜,想即当年遗址。”
北宋置下石西土州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夏石镇南旧州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末废。永乐二年(1404)复置,属思明府。万历二十八年(1600)移治今夏石镇。清末废。北宋嘉祐年间置羁縻下石西州,治今广
在今河北平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平山县: 恶石口 “在县西北百十里,滹沱河自山西流经此入县界,川原平敞,最为要害。景泰二年筑城置戍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》:虚白堂“在府城内旧治。唐白居易有诗,刻石堂上,后为钱氏都会堂”。
①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九十里,与海原县接界。明嘉靖 《固原州志》 卷1: 须弥山在 “州北九十里。上有古寺,松柏桃李郁然,即古石门关遗址”。②佛经亦作修迷楼。意为妙高。亦曰雪山。即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