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水寨

水寨

①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十五里义门村西黄河中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保德州“保马水关”条:“《志》云,州东北二十里有水寨,地名义门村,黄河中流,岿然屹立,高二十八丈,周围如之。旧尝置寨于此。”

②在今广东饶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水寨“在县(今三饶镇)南,去柘林一日程,近澄海县界。洪武三年,指挥俞良辅筑城,周不及二里。凿池于内,置水关于西北隅,内通海港。自南而西,转入水关潴于池, 以泊战船”。

③唐置,在今陕西安康市汉水北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二年(935),蜀金州防御使全师郁寇金州,拔水寨”。胡三省注:“按《元和郡县志》,汉水去金州城百步,故唐置水寨以防蜀兵。”


(1)古地名。在今山西省保德县东北。当黄河中流,高二十八丈,周二里。河水至此分流周抱,合流而下。清时设渡。(2)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东部、澜沧江西侧。水寨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150。有泉水绕村,质清味甘,故名水寨。曾称瑞寨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蚕豆、松子、花椒、茶叶等,为核桃主产区。富林木。有公路接昆瑞公路。南有博南古驿道遗址,跨澜沧江有古兰津渡口和霁虹桥遗址。(2)在云南省师宗县东南部、五洛河河谷西侧。五龙壮族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580。因周围水田环抱而得名。产稻、玉米、荞麦、烤烟、油菜籽等。特产生姜、杧果、柿子。有石膏、煤、锑、铁、天然气等矿。以炭公路从河东岸经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莲花山

    ①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帽子山。民国 《朝阳县志》卷12: 莲花山 “距县百八十余里,位于县治之东北,高可七八里,石峰层立,望若已开之莲花,故名”。山峰之东南面,石壁陡立约三四十丈,下有石洞三: 曰乾洞、曰

  • 一亩泉

   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一亩泉村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保定府:一亩泉“在府西三十里。一名尚泉。其流与鸡距泉合,俗称西塘泊,民多利之”。

  • 韶山

    ①即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六十里杓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10莱芜县: 韶山 “在县西北二十里。其山出铁,汉置铁官,至今鼓铸不绝”。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8渑池县: 韶山,“金人以此名州”

  • 阳真县

    隋开皇十年(590)分太原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赤县神州

    中国之别称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战国齐人邹衍创“大九州”说,“中国名曰赤县神州。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, 禹之序九州是也,不得为州数。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,乃所谓九州也”。

  • 养息牧河

   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、新民县东北。为辽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 养息牧河 “在广宁县东北。 亦作杨��木河。 源出边外察罕和硕冈, 流二百十里,由彰武台边门西入境,东南

  • 下马关营

    明嘉靖五年(1526)置,属固原卫。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。清同治十二年(1873)于此置平远县。

  • 结河堡

    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六十里。后改为关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勃弄睑

    即白厓睒。 南诏置。 驻地在今云南㳽渡县北红崖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上》: 南诏望苴蛮者 “有十睑,夷语睑若州,曰云南睑、白厓睑亦曰勃弄睑”。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改置建宁县。

  • 苦草镇

    即今福建龙岩市。《清一统与 ·龙岩州》“龙岩故城” 条称: “县治旧名苦草镇。”古镇名。即今福建省龙岩市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新罗县迁治于此。二十四年升镇为县,仍名新罗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