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陵山

武陵山

①即古之武林。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余干县: 武陵山 “在县东北三十里,临大湖。《汉书》 作武林”。

②即��木山。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一里。 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武陵山,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《左传》 谓楚武王卒于��木之下, 即此山也。 地又名武陵”。

③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北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竟陵郡乐乡县: “有武陵山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78荆门军: 武陵山 “在长林县利阳西三十里。今曰武陵大谷”。

④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6黔州: 武陵山 “在黔江县西九十里,天宝中赐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 酉阳州》 武陵山引 《元统志》: “山周四百三十五里。高一百十五里。本名髑髅山。唐天宝元年改名,有可通水出此。”

⑤在今陕西永寿县 (监军镇) 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》: 武陵山 “在永寿县治 (今永平镇) 西南。山形如屏,亦名翠屏山”。


在贵州省东北部和湖南省西北部,自乌江以东至洞庭湖以西。西南—东北走向。在贵州境内为佛顶山和梵净山,至黔、湘边境形成若干分支,并延伸至重庆市东南隅和湖北省西南部。贵州境内段山体以变质岩为主,其余部分主要由石灰岩构成。海拔大多在 1000 米以上。最高峰凤凰山,海拔 2570 米。为乌江和澧水、沅江的分水岭。富动植物资源。梵净山和八大公山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武陵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山市

    即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四十四里神山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蒲圻县东北有神山市。

  • 银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: 银山 “峰峦高峻,冰雪层积,色白如银,因名。麓有石崖,皆成黑色,谓之银山铁壁。顶为中峰,石梯而上,约五六里迥出云霄”。②旧名土山。俗名竖土山,又名植土

  • 海子

    ①在今山西怀仁县东南十五里上海子村与下海子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怀仁县: 海子在“县东十五里。周三十里。其西北有泉源不可测,居民资以灌溉”。清代称镇子海,水渐涸,皆为禾黍之地。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东

  • 良国县

    南齐置,为隆川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。南朝梁改为陆川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。为陆川郡治。南朝梁、陈间改为陆川县。

  • 小涧

   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桑植安抚司:小涧“在城(今美坪峒)西南。有两涧合流,盘旋司南,不通舟楫”。

  • 东济北郡

    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肥城、平阴等市县地。北齐废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置,治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肥城市、平阴县及东

  • 阳岐山

    即今湖北石首市内绣林山。《晋书·刘驎之传》:驎之“居于阳岐,在官道之侧,人物来往,莫不投之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。”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石首山:“显庆元年,移治阳岐山下。”即此。

  • 桑盖

    一作伞盖。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伞盖村。清范昭逵 《从西纪略》 十一: 康熙五十九年 (1720),二月二十七日 “起行,五十里至桑盖下营,往晤常驿道,共话站务”。即此。

  • 永平里

    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。清代以原八寨长官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改属安平厅。1914年属马关县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以八寨长官司改置,即今云南省马关县西八寨。

  • 封乡

    即今河南兰考县东仪封。民国属兰封县,有县佐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