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楚国

楚国

①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彭城 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、浙江全境,河南东南部,山东南部,安徽淮河以北及东南部地区。西汉高帝四年 (前203) 为刘邦所灭。

②西汉高帝五年 (前202) 封齐王韩信为楚王,都下邳 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)。辖境包括今山东南部、河南东部和江苏、安徽淮河以北之地。次年国除,封淮阴侯,以其地分为二,封弟交为楚王,都彭城 (今江苏徐州市)。景帝三年 (前154) 后辖境仅有今江苏徐州市及铜山县附近之地。地节元年(前69) 改为彭城郡,黄龙元年 (前49) 复为楚国。东汉章和二年 (88) 改为彭城国。


(1)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、浙江两省全境,河南省东南部,山东省南部,安徽省淮河以北及其东南部地区,后为刘邦所灭。(2)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封韩信置,都下邳县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东)。辖境包括淮东、淮西,西至陈县(今河南淮阳县),尽有淮北之地。次年国除,分其地为两国。立弟刘交为楚王,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景帝以后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徐州、睢宁、宿迁、邳州及安徽省萧县、濉溪等地。地节元年(前69年)改为彭城郡,黄龙元年(前49年)复为楚国。东汉章和二年(88年)改为彭城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口

    即扬口。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北。为古杨水入沔水之口。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。为古杨水入沔水之口。

  • 竹牛岭

    在今甘肃临洮县东。《宋史·王韶传》:熙宁五年(1072),攻蒙罗角、抹耳水巴等族,“(王)韶戒别将由竹牛岭路张军声,而潜师越武胜”。

  • 威州

    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怀集县(今广东怀集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怀集县 (除西北部分)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②唐贞观元年 (627) 改辽州置,为羁縻州,属幽州都督府。治所在威化县 (

  • 朱鸢县

    即朱䳒县。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作“朱鸢”。《大越史记全书》外纪卷4:梁大同十一年(545), 陈霸先等讨李贲,“贲率众三万拒之,败之朱鸢,又败于苏历江口”。西汉置,

  • 任公亭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。北宋苏辙《师中菴记》:“师中姓任氏,来齐安,尝游息于定惠院。既去,郡人名其亭曰任公。”

  • 寒战山

   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8:“其山陡峻,临玉仙河。经者战惧,因名。”

  • 义丰场

   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南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)以其地产银置义丰场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年)置,在今江西省石城县西南。其地产银。

  • 零山

    亦作灵山。即今四川甘洛、越西二县与冕宁县界上之小相公岭。西汉时之灵山道 (路),以此名。

  • 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三年 (前519),尹辛 “攻蒯,蒯溃”。杜注: “河南县西南蒯乡是也。” 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河南尹河南县 “有蒯乡”。注引 《晋地道记》 曰:

  • 南赵扶镇

    即今河北大城县东十二里南赵扶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大城县图: 东有南赵扶。在河北省大城县东部。面积104.8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赵扶,人口 3130。宋代赵、扶二姓在此建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