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棠阴镇

棠阴镇

①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棠阴镇 “在鄱阳县西七十五里立德乡。其地当鄱阳县下驿津。明置巡司,本朝雍正四年裁”。

②即今江西宜黄县东南二十里棠阴镇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置巡司于此。


在江西省宜黄县中北部、宜水河畔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棠阴,人口6000。北宋时吴姓由临川迁此,始名陂坪,后植甘棠枝繁叶茂,遂名棠阴。1949年设棠阴镇,1958年设棠阴公社,1984年改乡,1985年改设镇。主产稻、豆类、薯类。特产油茶、莲子、香菇、笋干。有松香、陶器、砖瓦、酿酒、食品、农具等厂。林崇公路经此。古迹有迎恩塔、八府君祠、桃华山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川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大安水

    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沔县:大安水“在县西九十里。源出普明山,又东南流,经废大安城西,而入于汉江”。

  • 茨沟镇

   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二十里茨沟乡。明嘉靖《许州志》 卷1 《村镇》: 襄城县 “茨沟镇,在县东二十里”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。面积167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老庄子,人口370。1953

  • 什噶溪

    亦名石角溪。即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西宁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马湖府蛮夷长官司:什噶溪在“司(今新市镇)西二里。源出小悍山……流入马湖江”。

  • 阳池城

    战国魏地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原武镇。《元和志》卷8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惠王十五年,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。”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原武县于此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原武镇。战国魏惠王十五年(前355年)遣

  • 吴安县

    三国吴末年置,属合浦属国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。南朝梁、陈时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末年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。属郁林郡。后废。

  • 大浊水溪

   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南、花莲县北和平溪。有南、北二源:北源出南湖北山北,东北流为和平北溪;南源出南湖东峰,为和平南溪,东流折向东北,与和平北溪汇合后称和平溪,东流入太平洋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有“

  • 武强山

    在今浙江淳安县 (排岭镇) 西南一百十里余家乡大坞村。宋 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8遂安县:“县有溪,曰武强,以山得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0遂安县: 武强山 “与歙之白漈诸岭相错,峰峦险阻。唐末乡兵保

  • 沐马川

    即牧马川。今四川双流县东南之府河。《寰宇记》卷85陵州籍县:“沐马川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。蜀先主于此置籍田,牧马于此江中,俗因名沐马川。”

  • 思明州

    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北宋属邕州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 改为思明路。②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思唐州置,治所在武郎县 (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)。辖境相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