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梁郡

梁郡

①新莽始建国元年 (9) 改梁国置,治所在睢阳县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、虞城、民权、安徽砀山等县地。东汉建初四年 (79) 复为梁国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梁郡。西晋改为梁国。南朝宋复改为梁郡,移治下邑县 (今安徽砀山县东)。北魏还治睢阳县 (今商丘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宋州为梁郡,治所在宋城县 (今商丘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商丘市和商丘、虞城、夏邑、睢县、柘城、兰考、杞县等县地。唐初废。

②即南梁郡。治所在慎县 (今安徽肥东县东北梁园镇)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庐江郡慎县: “东魏置平梁郡,陈曰梁郡,开皇初郡废。”


(1)三国魏黄初中改故梁国置,治所在睢阳县(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南)。西晋改梁国。南朝宋初复改梁郡,移治下邑县(今安徽砀山县)。北魏复还故治。隋开皇初废,大业初复改宋州为梁郡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。唐初废。(2)南朝齐改南梁郡置,辖境约相当今安徽寿县部分地。属豫州。北魏属扬州。梁属南豫州。陈复属豫州。北周又属扬州。治今安徽省寿县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家泊堡

    明置,属汎河千户所。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四十五里宋家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铁岭卫:宋家泊堡“在汎河所西十里”。

  • 九叠云屏

   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北。唐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诗:“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状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25南康军:九叠屏“在五老峰之侧,唐李林甫女学道此山。山九叠如屏”。宣统补刊《庐山志》引桑乔《

  • 同谷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成州置, 治所在上禄县(今甘肃礼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、成县、西和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成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成州置,治上禄县(今甘肃礼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

  • 端溪

    ①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北栏柯山西麓。产砚石,世称端砚。唐宋时采砚于此。宋苏易简 《砚谱》云: “端溪有斧柯、茶园、将军地,同是一溪,惟斧柯出者大不过三四指,一两呵汗津滴沥,真难得之物。” 又叶樾 《端溪砚

  • 青冈坪

    ①亦作青冈关。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 天启三年 (1623),讨奢崇明乱,“复追败之横山,入青冈坪,抵城下,拔之,擒叛将周邦太,降贼二万”。即此。②在今陕西华县西南七十五里秦岭

  • 独石县

    1913年改独石口厅置,属直隶兴和道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。1915年改名沽源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独石口厅改置,治今河北省沽源县独石口。1915年改名沽源县,迁治小河子。

  • 汜水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成皋县置,属郑州。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。大业初属荥阳郡。唐初属洛州。垂拱四年(688)改为广武县。神龙初复为汜水县。后属孟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。元丰二年(10

  • 五津

    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之间岷江上所设五个渡口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:始曰白华津;二曰皂里津;三曰江首津;四曰沙头津,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,改曰东州头;五曰江南津。入

  • 马鞍山

    ①又名戒坛山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。西山支脉,其山麓有戒坛寺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马鞍山“在房山县北六十里,以形似名。上有庞涓洞”。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邢台县:“马鞍山在府西

  • 马场山

    在今贵州福泉县南马场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麻哈州乐平司:马场山在“司东北五十六里。与牧马场相连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