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桐柏县

桐柏县

隋开皇初改淮安县置,属显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 “取桐柏山为名也。” 大业初属淮安郡。唐属唐州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移治今桐柏县。元至元三年 (1266) 废。明成化十二年 (1476) 复置,属南阳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南部,南接湖北省。属南阳市。面积 1941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1万。辖9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春秋、战国属楚。秦属南阳郡。西汉元康元年(前65年)置复阳侯国,治今桐柏县东;元延年间改为复阳县,属南阳郡。西晋废。南朝梁置义乡县,治今桐柏县城东北固县村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义乡县为桐柏县,因境内桐柏山得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唐州桐柏县“取桐柏山为名”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移治今桐柏县城。南宋废县为镇。蒙古初复置桐柏县,属南阳府;至元三年(1266年)废县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又置桐柏县,属南阳府。清因之。1913年属豫南道,1914年属汝阳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南阳专区,1969年属南阳地区,1994年属南阳市。地处桐柏山和大别山区,淮河源出太白顶,经豫、鄂边界东流;东部有月河、陈留庙河、五里河、毛集河南流汇入淮河;西部有鸿仪河及其支流石步河、鸿雁河、三家河西流汇入唐河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油菜籽为主。矿产有石油、天然碱、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锌、萤石等,世界首次发现的B汞金矿、碳铬矿,被国际矿物学会命名为“围山矿”和“桐柏矿”。工业有采矿、机械制造、造纸、酿酒、建材、印刷、服装等。明泌铁路经过东北部,312国道横穿东西,明月公路经过东南部。名胜古迹有水帘洞、桃花洞、淮渎庙、闵岗遗址、陡坡嘴遗址、破山古银洞坑道、围山城冶银遗址、张畈冶铁遗址、淮源井、清泉寺等。县境西南部有太白顶自然保护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米羌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当在今四川米易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凤山设治局

    1929年11月由通河县析置,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)。1933年伪满升为凤山县。1939年裁撤,并入通河县。1947年复改凤山县。1929年由通河县析置,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凤山镇)

  • 章历县

   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章丘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与历城县东北部析置,治章丘城 (今山东章丘市西北绣惠镇)。1953年撤销,并入章丘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章丘县西北部及历城县部分地区

  • 来廷县

    唐天授三年(692)置,属洛州。治神都从善坊(今河南洛阳市)。长安二年(702)废。古县名。武周天授三年(692年)析洛阳、永昌二县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西。属洛州。长安二年(702年)废。

  • 汋陂

    春秋宋地。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六年(前575),“郑子罕伐宋,宋将鉏、乐惧败诸汋陂”。即此。

  • 渭川道

    1913年由陇南道改置,属甘肃省。治天水县 (今甘肃天水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武山、礼县、宕昌、舟曲、文县以东,通渭、秦安、清水以南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陇南道改名,治天水县(今甘肃天水市

  • 五城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中江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五城驿在“县治北”。

  • 南满洲

    简称南满。清末民国时,东三省南部之称。东北地区称为满洲,满洲之南部称为南满。

  • 一面坡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一面坡镇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长寿县西南有一面坡。设巡司于此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8:东清铁路有一面坡站。

  • 纥伏干泉

   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,“又经步拙泉故城,八十八里渡乌那水,经胡洛盐池、纥伏干泉,四十八里度库结沙”。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西北哈日芒乃淖尔之北。唐代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