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柘荣县

柘荣县

1945年升柘洋特种区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柘洋 (今福建柘荣县)。1956年7月裁入福安县。1961年8月复置。1970年2月又撤。1974年12月再置。


在福建省东北部,邻接浙江省。属宁德市。面积544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辖2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双城镇。1934年2月成立福霞县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,5月升为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,辖霞浦、福鼎、泰顺三县交界处柘洋、富溪、梨坪等区,政府驻柘洋。1938年置柘洋特种区。1945年升为县,治今址。以古多柘树,取“欣欣向荣”之意名之。1949年属第三专区(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)。1956年省入福安县。1961年复县,属福安专区。1970年又省入福安、福鼎二县。1974年再度复县,属宁德地区。1999年属宁德市。地处闽东山地北部,属太姥山。尤溪贯穿县境注入交溪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甘薯、茶叶、花生、油菜籽、烟草等,并盛产太子参、油茶、油桐。矿产有铁、石英、铅、锌。工业以轻工为主,手工业品以竹编、折席著名。福分(福鼎)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闽东独立师兵工厂旧址、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殉难地、彭家山战斗纪念碑及桦岭烈士桥等。名胜古迹有东山、仙屿公园、明游朴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江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宋寿县置,为钦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久隆镇。大业初为宁越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钦州治。天宝初为宁越郡治。乾元初为钦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

  • 托穆津河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东北土迷大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托穆津河“在宁古塔城东二千八百五十九里。源出毕哷根窝集,东南流入海”。

  • 荻城

    或作狄城。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水经·肥水注》: “肥水又北径荻城东。”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普通五年 (524) 十月 “辛卯,裴邃破狄城”。又称狄丘城。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南。北魏时李神为陈留太守,领狄丘

  • 长葛县

    隋开皇六年(586)置,属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六里老城镇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属许州。北宋属颍昌府。金属许州。清属许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60年徙治和尚桥(即

  • 富水堡

    即今陕西商南县东富水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和亭铺

    亦作禾亭墟。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宁远县东北有和亭铺。

  • 那玛岭

    即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东北纳雷姆山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额尔齐斯河“札哈苏淖尔“东北八十里为辉迈拉呼卡伦。卡伦临河西岸。其东岸为那玛岭,岭道崎岖,攀援乃能上”。

  • 春秋时邾地。在今山东费县南。《春秋》: 僖公元年 (前659),“九月,公败邾师于偃”。《公羊传》作缨。古邑名。春秋邾邑。在今山东省费县南。《春秋》僖公元年(前659年),“公败邾师于偃。”即此。

  • 连城河

    在今湖北武穴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广济县:连城河在“县(治今梅川镇)南七十里,地名连城,其东为湖港廖家口,有古沟通黄梅陆路,久堙。正统中复开之,以通两县舟楫”。

  • 乐陵郡

    东汉建安中置,治所在乐陵县(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)。西晋改乐陵国, 移治厌次县(今山东惠民县东)。北魏仍改乐陵郡,还治乐陵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、乐陵、阳信、无棣、利津等市县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