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时水

时水

在今山东境。《周礼·职方》 幽州:“其浸菑、时。”一名耏水,又名如水。上游即今发源于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的乌河。自临淄西北以下,古分二支:一支西流经今桓台县境西北入济水,旱时干涸,故又称干(乾)时。《左传》:庄公九年(前685),“师及齐师战于干时”,即此。《水经注》称为时水支津。久湮。一支北流折东略循今小清河合淄水入海,即《水经注》时水干(幹)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分时、如为二水,时水即《水经注》时水干(幹)流折而东流部分,如水即今乌河上游及《水经注》中时水支津。


古水名。又称耏水、如水。《周礼·职方》幽州:“其浸菑、时。”上游即今发源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南的乌河。自临淄西北以下,古分二支:一支西流经今桓台县西北入济水,旱时干涸,故又称干(乾)时。《左传》庄公九年(前685年):“师及齐师战于乾时。”久湮。一支北流折东略循今小清河合淄水入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甪头

    即甪里。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甪里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8作“甪头”。(甪lù) 又称甪里、禄里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洞庭西山甪里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石楼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“石楼山在县城南, 山下有濯缨泉,流入杏谷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石楼山“在沁水县西南里许,俯瞰县城, 山石崚嶒,望之若楼台状”。②又名通天山。在今山

  • 马渚市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马渚镇。清乾隆《绍兴府志》卷7《市》引《万历志》:马渚市“在县西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武德郡

    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析河内郡置,治所在州县 (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温县、武陟二县地。东魏、北齐、北周属怀州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天平初析河内郡置,治州县(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)。属

  • 郿城县

    西魏改平阳县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。北周天和三年 (568) 并入周城县。古县名。西魏由平阳县改名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,属武都郡。北周废入周城县。

  • 永陵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。明十三陵之一,位于景陵东南三里阳翠岭。为明世宗朱厚熜之陵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永陵“在十八道岭,嘉靖十五年改名为阳翠岭,距长陵东南三里”。其规模小于长陵,但结构精巧为

  • 千墩浦

   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千灯浦。明嘉靖《昆山县志》卷3:千墩“相传其北三十里,地名木瓜,有墩九百九十有九,与此合为千墩,因名”。其下为千墩浦。淀山湖水由此入吴淞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昆山县:千墩

  • 贞丰县

    1913年改贞丰州置, 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贞丰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在贵州省西南部、北盘江下游西岸。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1509 平方千米。人口34.6万,有汉、布依、苗、仡佬

  • 宗角

    在今西藏拉萨市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宗角 “在布达拉北二里许,林木荫翳,景致甚幽,亦达赖喇嘛避暑处”。

  • 大港

   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南秀姑峦溪下游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大港上源曰打马㨫溪,出秀姑峦山,东流经治北,右合网网溪,左合一水,经奇密社北, 入于海。”集镇名。在上海市松江区西部。属小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