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阳县

新阳县

①秦置,属陈郡。治所在今安徽界首市北小黄尹城子。西汉属汝南郡。东汉建武三十年 (54)改属淮阳郡。永元十 年 (99) 仍属汝南郡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 秦二世二年 (前208),“吕臣为仓头军,起新阳”。唐张守节 《正义》 引应劭云: “在新水之阳。” 西晋废。

②三国吴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九十里横市北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名新康县。

③三国魏置,属汉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渭河北岸。西晋属天水郡,后废。

④西晋惠帝时置,属竟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县。南朝梁为梁宁郡治。西魏改为角陵县。

⑤北魏置,为凉州泉城郡治。当在甘肃武威地区。隋废。

⑥清雍正二年 (1724) 分昆山县置,属苏州府。与昆山县同城而治,治所即今江苏昆山市。辖县治北偏。1912年并入昆山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安徽省界首市北。因在新水之阳得名。属陈郡。两汉属汝南郡。西晋废。(2)三国魏置,治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,属汉阳郡。西晋属天水郡。西晋末年废。(3)三国吴分益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宁乡县西横市北,属衡阳郡。城垣故迹犹存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新康县。(4)西晋惠帝时置,治今湖北省京山县,属竟陵郡。南朝梁属梁宁郡。西魏改名角陵县。(2)古旧县名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分昆山县置,与昆山同城而治,在今江苏省昆山市,属苏州府。辖县治北偏。1912年并入昆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陂街

    又名止马街。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东陂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抚州府宜黄县:“东陂旧有止马分防司署,今移棠阴。”

  • 陕县

    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。西汉属弘农郡。东汉属恒农郡。西晋属弘农郡。北魏为弘农郡治。后改为北陕县。北周复改为陕县,为崤郡治。隋开皇初为陕州治。大业三年(607) 改属河南郡。义宁

  • 下马渡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。《明史·邵捷春传》崇祯十三年(1640),“捷春以大昌上、中、下马渡,水浅地平,难以持久,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”。

  • 湓浦

    又名湓水、湓江。即今江西九江市西龙开河。源出江西瑞昌县西南青山,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,北流入长江。陈舜俞 《庐山记》: 青湓山 “有井形如盆,因号盆水,城曰湓城,浦曰湓浦”。李商隐诗 《哭刘蕡》: “

  • 华清宫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骊山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1昭应县:华清宫“开元十一年,初置温泉宫,天宝六年,改为华清宫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5:“贞观十八年,诏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、将作少匠阎立德营建宫殿,御赐名汤泉

  • 大荔

    春秋时戎国,都王城(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)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“洛川有大荔之戎。”即此。后为秦所灭。古国名。春秋戎人建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朝邑旧县东南。战国初为秦所灭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厉共公十六年

  • 长岭

    ①又作嵩岭、天门岭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吉林府:长岭“一名张广才岭,即嵩岭也。城东二百十里,东西三十余里,层松饰岩,列柏绮望。南自长白。北至宾州一

  • 古泥镇

    一作古宜镇。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古泥镇“在怀远县(治所在今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)北一百六十里。本朝乾隆四十二年,设古宜甲主簿”。古镇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古

  • 祠山

    即横山。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3广德县: 祠山 “在县西五里。旧为横山。有广德王张公祠,天宝中封为祠山”。

  • 小灵石县

    元初析灵石县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二十八里冷泉村。至元二年(1336)废。古县名。元初析灵石县置,治今山西省灵石县北。属汾州。因旧有灵石口巡检司,故以小灵石为名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废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