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威军
①亦曰振武军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9鄯州: “振威军,州西三百里。开元中信安王祎置,管兵千人。”唐天宝八载 (749) 改为神武军。
②唐天宝十三载 (754) 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雕窠城 (今青海同仁县东北)。后废。
唐天宝十三载(754年)置,治雕窠城(今青海同仁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隆务河下游地区。后地入吐谷浑,废。
①亦曰振武军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9鄯州: “振威军,州西三百里。开元中信安王祎置,管兵千人。”唐天宝八载 (749) 改为神武军。
②唐天宝十三载 (754) 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雕窠城 (今青海同仁县东北)。后废。
唐天宝十三载(754年)置,治雕窠城(今青海同仁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隆务河下游地区。后地入吐谷浑,废。
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2宜州: 智州山 “其山乃智州所治,今遂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河池州: 智州山 “州西四十里。盘纡绵凡百余里”。
南宋绍兴中置,属黄平府。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北瓮水司。明初改置瓮水安抚司。
在今贵州六枝特区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谷陇河“在府城西北西堡司治前。西北流五十里,下流合于乌江”。
即今河北安平县西二十里大子文乡。清于此设子文店堡。
①明洪武初置道州千户所,寻改为宁远卫。治所即今湖南道县。后废。②明宣德三年(1428)分广宁前屯、中屯二卫地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汤池(今辽宁兴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兴城、葫芦岛二市地。为明山海关外战
在今陕西洋县北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4汉中府:石锉山“山最高,顶石如锉”。
北宋置,属夹江县。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南二十里甘露乡。西临青衣江,津渡曰弱漹渡。
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抱犊山。《金史·武仙传》: 金末 “封恒山公,以中山、真定府、沃、冀、威、镇宁、平定州、抱犊寨、栾城、南宫县隶焉”。《元史·史天泽传》: “ (武) 仙从数骑,走保西山抱犊寨……急
唐贞观中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库尔勒市西,孔雀河以东地区。贞元中废。
在今贵州毕节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水脑洞“在毕节县废赤水卫西四十三里。《府志》:明成化中,讨叙州都掌蛮,别将崔铭由普市水脑进,即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