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怀州

怀州

①北魏天安二年(467)置,治所在野王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太和十八年(494)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治所野王县改名河内县。大业初改怀州为河内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为怀州, 治柏崖城(今河南济源市西南)。四年(621)还治河内县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河内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怀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、沁阳、武陟、获嘉、修武、博爱等市县地。金天会六年(1128)改为南怀州,天德三年(1151)复为怀州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)改为怀孟路。

②辽世宗时置,治所在扶余县(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五里岗根苏木)。取太宗耶律德光怀陵为名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废。怀州遗址尚存。

③西夏置,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东南黄河西。元废。

④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怀安军置,属成都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。一说在淮口镇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堂县及成都市东境。二十年(1283)并入金堂县。


(1)北魏天安二年(467年)置,治野王县(隋改为河内县,今河南沁阳市)。太和十八年(494年)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,武陟、博爱两县以西,济源市、秦岭山脉以东地区。隋大业初改为河内郡。唐初复为怀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名河内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怀州。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焦作、沁阳、武陟、修武、获嘉、博爱等市县地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以临潢府另有怀州,遂改为南怀州。天德三年(1151年)复旧名。北宋属河北西路。金属河东南路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升为怀孟路。(2)辽大同元年(947年)置,治扶余县(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岗岗庙村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北部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废。(3)西夏初期置,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黄河西或在永宁县东北。辖境不详。元废。(4)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怀安军置,治今四川省金堂县怀镇南沱江南岸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浑怀障

    秦蒙恬筑,在今宁夏陶乐县西南,黄河东岸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北地郡富平县: “浑怀都尉,治塞外浑怀障。”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蒙恬筑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陶乐县西南,以御匈奴。西汉为浑怀都尉治。

  • 崎山镇

    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北巡检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城县: 崎山镇在 “县北二十五里。以在崎山下而名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苍耳河

    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南、赤峰市东北之羊肠子河,为老哈河支流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上京临潢府有苍耳河。北宋沈括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“又二十里至中顿,顿傍苍耳河,河广三丈, 东流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

  • 桃侯国

    西汉初元元年 (前48) 改桃县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。新莽废。汉高祖封刘襄置,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。属信都国。后国除为桃县。初元元年(前48年),元帝又封广川缪王子良为桃炀侯,重置桃侯

  • 北峰山

    又名石膏山。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二十五里玲珑山。清魏名世有《游北峰山记》石刻。

  • 孟密宣抚司

    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升孟密安抚司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缅甸蒙米特。后废。

  • 雅尔城

   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乌尔贾尔。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建肇丰城于此,俗称雅尔,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驻地。三十一年 (1766) 参赞大臣移驻绥靖城 (今新疆塔城市),改设协领驻守。咸丰二年 (1

  • 滶河镇

    北宋置。属长寿县。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

  • 大山屿

    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山屿,“澎湖诸屿独此最大,横直各有十余里,民居颇多。由此而下有五地, 曰风柜仔尾、曰峙里、曰猪母落水、曰鸟嵌仔、曰林投仔,而妈宫前即在此屿,水师镇防汛在

  • 安武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平泉乡。东汉废。北魏复置,属西北地郡。隋省。②西晋置,属武平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、北太两省境。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。属安定郡。东汉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