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德军
五代方镇名。本后梁宣武军,后唐改名。治所在宋州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北宋初废。
五代方镇。本梁宣武军,唐改名,治宋州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北宋初废。
五代方镇名。本后梁宣武军,后唐改名。治所在宋州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北宋初废。
五代方镇。本梁宣武军,唐改名,治宋州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北宋初废。
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南玉泉山东麓。隋开皇中建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8荆门军:玉泉寺“在当阳县西南二十里。山曰玉泉山。陈光大中,浮屠知觊自天台飞锡来此山,寺雄于一方,殿前有金龟池”。今存大雄宝殿为明代重修。殿前
①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阿城县, 土名阿什河。”②古名按出虎水、阿触胡河、阿术火河、阿勒楚喀河。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、阿城、五常等市县境。源出尚志市西南,西北流,在哈尔滨市东北注
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“九牛驿” 条: “南野水马驿在县城东南。旧为王村驿,亦名芙蓉驿,明初改置南野驿。”
元置,属鹤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02) 废。元置,治今云南省鹤庆县境内,属鹤庆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废。
清乾隆十五年(1750)置,属山西朔平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。光绪十年(1884)升为直隶厅。1912年改为宁远县。清乾隆十五年(1750年)改宁朔卫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西南田家镇。
①在今福建古田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高祖天福五年 (940),王延政据建州,发兵攻南镇,闽王曦福州西鄙戍兵皆溃,即此。②明置,属福宁卫。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南镇。清时有把总驻此。在今福建省古田县西
唐至德二年(757)置,治所在上元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乾元元年(758)改为升州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置,治江宁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、句容、溧水等市县及安徽省当涂县地。属江南东道
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旦镇街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。北宋属平阴县。后废。
一名县川河。源出今山西神池县西,西流经五寨县北境至河曲县南,注入黄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河曲县“关河”条:“大涧水去县城百步,西流七里,入于黄河。”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北。高帝七年(前200)封吕种为侯国,后为不其县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泰始四年(93),“夏四月,幸不其”。注:“如淳曰:‘其音基。不其,山名,因以为县。’”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