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仁城
一名乌克尔博罗素克。俗呼大芦草沟。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建。为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霍城县北六十里芦草沟镇。
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境。清乾隆四十年(1775年),建于伊犁河北岸乌克尔博罗素克。驻绿营屯镇左营。同治十年(1871年),沙俄侵入伊犁后被毁。今名芦草沟。
一名乌克尔博罗素克。俗呼大芦草沟。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建。为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霍城县北六十里芦草沟镇。
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境。清乾隆四十年(1775年),建于伊犁河北岸乌克尔博罗素克。驻绿营屯镇左营。同治十年(1871年),沙俄侵入伊犁后被毁。今名芦草沟。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安多县安多买马区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鹘莽驿……百里至野马驿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,位于中建岛东北30余海里。中国渔民向称白树仔、白峙仔、白礁。1928年广东西沙考察团乘 “海瑞号” 舰到此,曾命名海瑞岛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巴徐崎。1947年改名盘石
①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温泉水 “上承温泉于桥山下。《魏土地记》 曰: 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,山下有温泉,泉上有祭堂”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泰常七年(422),如广宁
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那耨隘” 条: 供隘 “在向武州 (治今向都镇)西十里”。
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闽江口北岸长门,为江口要塞。清代设长门汛。
明成化十三年(1477)置,属桂林府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西:永安州“长永安宁之义”。弘治四年(1491)改为长官司,次年复为永安州,属平乐府。清王定安《湘军记》卷1:咸丰元年(
在今浙江桐乡市东南十八里屠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桐乡县: 南长营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其旁有千人坡、范蠡坞。《志》 云: 即越之北境,时屯营垒于此,以备吴”。
又作桑迪、桑提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八十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①在今福建泉州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2泉州晋江县:“龙湖在县南一百里,有庙存焉。”明《八闽通志》卷7《地理志·山川》:龙湖“在府城南。相传湖与海通,中为涌沙所隔,遂别为湖。尝有龙出入其中,故名”。《清
即今西藏索县境之索曲。源于聂荣县北唐古拉山南麓,流经索县,在比如县东注入怒江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22: “西番 (藏) 语: 索克,草地也。水滨多草,故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