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政站
元置,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吉隆镇北平政村,近海丰县界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平政驿,清雍正八年(1730)于此置平政巡司。
元置,即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政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平政驿。
元置,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吉隆镇北平政村,近海丰县界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平政驿,清雍正八年(1730)于此置平政巡司。
元置,即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政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平政驿。
亦名济水、泲水。即今河北赞皇、高邑、柏乡县境之泲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常山郡房子:“赞皇山,(石)济水所出,东至廮陶入汦。”其下游历代屡有变迁,已非故道。
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二十里井家庄乡柳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延庆州引 《边防考》: “柳沟城创自隆庆初,周三百十八丈有奇。万历二十四年复增此关。” 明于此设兵驻守,为延庆东北沿边一带防御处。
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 (548) 置,治所在新平郡 (今陕西彬县)。以北别有豳,故此为南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、永寿、长武、旬邑等县地。废帝三年 (554) 废北豳州,遂称此为豳州。(1)北魏置,治今陕西
在今江西吉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习溪水“在府城南。源出古塘渡,由焦冈岭东合众流,至城南贯串城市名长涝水,东北入大江(赣江),此为绕城南之水。焦冈岭在府西南数里,一名天华山”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之罗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石龙县: “陵水从禺州扶莱县界流入,会罗水,二水相合为罗陵水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 “二水乃陵水、罗水也。……昔有陵、罗二姓居二水之滨,因名之。
即今河北魏县西南二十里院堡乡。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2大名县图: 西有院堡集。
在今四川高县东南五十里仁爱乡(老王场)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6:万年大山“在老王场后,山高大。同治二年正月,蛮匪自珙邑恒丰场窜老王场,果后营布政使刘岳昭督兵来场护卫,营扎前后山,相为犄角,击退贼匪,民赖
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子长县东南。后废。
元末农民战争期间,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改池州路为九华府,治所在贵池县(今安徽贵池市)。寻改为池州府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池州路置,治贵池县(今池州市贵池区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
即今广东阳西县东北之程村镇。清道光《阳江县志》 卷1有 “程村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