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开元二十三年 (735) 置,属易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奇峰庄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析易县置,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北。属易州。天宝后省。
在今云南通海县西北与玉溪市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河西县:曲陀关“在县北三十里。蒙氏所置,亦曰万松营。元至元二十年立元帅府于此,为商旅辐辏之地,明初废于兵燹。旧有曲陀巡司,万历中裁”。按,原误作“
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微山县(夏镇)。东汉改为广戚县。
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2滕县 “临城驿” 条下: 清凉台,“相传汉武东巡,置宫于此,复筑台曰清凉。今其地名汉宫村”。②又名清源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后部。长42.80米,宽
①西魏置,属上明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上明县。②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,属上
唐五代方镇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)以郓曹濮节度使改名,治所在郓州(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)。北宋初废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元和十四年(819年)置郓曹濮节度使,次年号为天平军节度使,治郓州(今山东
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三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河东郡桑泉县有“三嶷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46临晋县:三嶷山“三山鼎足,因名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大嶷山、小嶷山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其山“三山鼎足,因名
唐南诏置,属开南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后属银生节度。宋大理改称勐泐。
在今安徽寿县西北淮河边。《金史·仆散揆传》:泰和六年(1206),揆总大军南伐,“密遣人测淮水,惟八叠滩可涉,即遣奥屯骧扬兵下蔡,声言欲渡。宋帅何汝砺、姚公佐悉锐师屯花靥以备,揆乃遣右翼都统完颜赛不、
①亦作瑯邪县。秦置,为琅邪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(夏河城)。西汉属琅邪郡。东汉属琅邪国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改置丰泉县。大业初复改琅邪县,属高密郡。唐武德初省。②北齐置,属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