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左南乡县

左南乡县

北魏置,为左乡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西魏改为安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龙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都镇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万历间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置,治今

  • 祖庵镇

    即今陕西户县西祖庵镇。清属盩厔县,乾隆十年 (1745) 移县丞驻此。民国时改为县佐。在陕西省户县西部偏北。面积31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祖庵,人口2960。初以姓氏名刘蒋村,后因处甘河

  • 石乳山

    在今湖北恩施市北、建始县西北与四川奉节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石乳山在“卫西百七十里。周百余里。山石层叠,多生石乳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施南府》:石乳山在“建始县西十五里。山石层叠,多生石乳

  • 南丰 (豐) 县

    ①三国魏正始元年 (240) 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二十里丰城乡。西晋废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 正始元年(240),“以辽东汶、北丰县民流徙渡海,规齐郡之西安、临菑、昌国县界为新汶

  • 慢车乡土舍

    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。旧属建水县。土酋刁姓,清顺治间授土舍。

  • 甘棠湖

    又名景星湖。在今江西九江市中心。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浔阳“南有甘棠湖,长庆二年刺史李渤筑,立斗门以蓄泄水势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0江州:甘棠湖“李渤筑堤长七百步以利行旅而为此湖。张洪

  • 琅 (瑯) 邪山

    又作琅琊山、瑯琊山。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琅邪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28滁州清流县:琅邪山 “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,因名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滁州: 琅邪山在 “州南十里。晋伐吴,命琅邪

  • 布鼓城

    一名博固城。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54博州聊城县:“博固城,《隋图经》云,或谓之布鼓城,即石勒时筑,在大河之曲。”

  • 利民县

    金承安五年(1200)改利民寨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化县北。泰和四年(1204)废。古县名。金承安五年(1200年)置,治今河北省隆化县北。属大定府。泰和四年(1204年)废为寨。

  • 七星渠

    在今宁夏中宁县黄河东岸。清乾隆《宁夏府志》卷8:七星渠“自泉眼山开口,引河水东南流。……至白马、张恩段,延长一百四十里。……渠梢至张恩堡入河, 共浇田七万九千一百六十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