崱山
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 “塔山” 条下: 崱山,“其山崱嵂高大,横亘数里,因名”。
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 “塔山” 条下: 崱山,“其山崱嵂高大,横亘数里,因名”。
一名九龙洞。在今湖北咸宁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咸宁县: 寓仙洞 “在县南三十五里。明正德中改名九龙洞。洞门高广,中甚深杳”。
山西省旧时别称,因其在太行山之右(西)而得名。清陆陇其《三鱼堂文集》五《答山西范彪西进士书》:“夙闻山右辛复元先生之名,而未见其书。承乏恒阳,幸与右接壤,则又闻先生今之辛复元也。”山西省旧时别称,因在
①即今安徽砀山县北马良镇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山东单县大刀会首领智效忠率众在此捣毁官署,焚毁教堂。②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九十六里马良镇。西魏置基州于此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初置县富陂村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长城故城 “在长兴县东……富陂村在今县东十八里”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至东晋咸康元年 (335)
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“(寿光)城之西南水东,有孔子石室,故庙堂也。中有孔子像,弟子问经,既无碑志,未详所立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5:苍颉台在“寿光西北,洱水所经。《水经注》谓孔子问经
在今台湾省恒春半岛西南端,与鹅銮鼻东西相对。猫鼻头半岛为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分界处。地势西高东低,最高点为西北之关山,高153米。西坡颇陡,猫鼻头在小半岛之东南角,因海边一巨石似猫状而得名。
即鬼门关、天门关。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84梧州府: 天门关,“ 《舆地纪胜》 云: 本桂门关,讹称鬼门关。元廉访使月鲁改名魁星关。本朝洪武初改为桂门关,宣德中改天门关”。即“鬼门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《明史·刘显传》:万历六年(1573),镇压戎县都掌蛮,攻九丝城,“阿二、方三走保牡猪寨。……诸军攻牡猪,擒方三”。即此。
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墈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永丰乡水“在县南。出兴国县境,北流经县界入于恩江”。
南朝宋文帝时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。梁为建州治。唐属康州,至德元年(756)改为晋康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广东省郁南县东南连滩镇。属晋康郡。齐属广熙郡。隋属永熙郡。唐属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