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峒
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万州:岐峒“在州西北。岐人所居。岐人又在生黎之外,亦有生、熟二种,居五指山中,历代不宾。黎人惧之。《隋志》所谓㐌也。永乐三年,尝设土官统之,寻革。宏治中,始为‘寇’。正德七年,官军讨之,不克。嘉靖以来,常为寇暴。黄佐曰:黎外有岐,黎所惧者岐也。生岐疆界,由琼抵崖,不过三百余里。自儋达万,不过二日余程。候彼三八月饥荒,分兵四面,开示信义,彼必听从。乘此开路,可立衙门,岐既从而黎伏矣”。
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万州:岐峒“在州西北。岐人所居。岐人又在生黎之外,亦有生、熟二种,居五指山中,历代不宾。黎人惧之。《隋志》所谓㐌也。永乐三年,尝设土官统之,寻革。宏治中,始为‘寇’。正德七年,官军讨之,不克。嘉靖以来,常为寇暴。黄佐曰:黎外有岐,黎所惧者岐也。生岐疆界,由琼抵崖,不过三百余里。自儋达万,不过二日余程。候彼三八月饥荒,分兵四面,开示信义,彼必听从。乘此开路,可立衙门,岐既从而黎伏矣”。
北宋范仲淹筑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华池县西五蛟乡。
即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之吉尔吉斯山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 呼巴海山 “在伊犁西北。图斯池西北,吹河环抱之间”。
①在今天津市西郊。初为河流,清末淤塞,今仅存地名大宽河。同治 《静海县志》 丑集: “宽河在县东三十五里,今淤塞,略有形迹。”②又名豹河。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之瀑河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北平都司宽河
在今广东阳山县北二里。因唐代韩愈被贬作阳山令而得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山县: 贤令山 “唐韩愈为阳山令,尝读书于此,有读书岩。山以愈名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》: 贤令山“一名牧民山。冈峦横列,中
亦作研井盐井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井研县:井研盐井“在县南七里。镇及县皆取名焉”。
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隅,汉水北岸。岸南即为三国魏伎陵城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汉水又东径木兰塞南,右岸有城,名伎陵城,周回数里,左岸垒石数十行,重垒数十里,中谓是处为木兰塞,云:吴朝遣军救孟达于此。”塞,
1936年6月革命根据地改陕甘省置,省府驻环县北河连湾。10月辖区向甘肃、宁夏省境扩展,有华池、曲子、环县、固北、预旺、预海、安边、定边、盐池、赤安、赤庆十一县。1937年初省府迁驻曲子镇 (今甘肃环
即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四十里颍河南岸洄溜乡。清乾隆 《阜阳县志》 卷4: 洄溜集 “即洄窝溜,东乡三十五里”。
十六国后赵建,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县城西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对赵氏临漳宫,宫在桑梓苑。”
即今福建金门县东北官澳。明属同安县,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