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岐亭镇

岐亭镇

北宋置,属麻城县。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岐亭镇。


在湖北省麻城市西南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岐亭,人口 2320。传一岐姓人在此建亭经商,故名。南朝齐、梁岐亭为县治,明嘉靖五年(1526年)筑城设镇,属黄州府。清因之。康熙年间黄州府于此设同知。1949年为宋埠区所辖。1958年属宋埠公社。1987年析置岐亭镇。地处举水河两岸丘陵地区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芝麻等。有客车、花炮、砖瓦等厂。106国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杏花村、苏步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朅师国

    亦作羯师国。在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尔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八年 (749),“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: 朅师王亲附吐蕃,因苦小勃律镇军,阻其粮道。臣思破凶徒,望发安西兵,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,

  • 大林寺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,与西林、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上大林寺“在庐山西大林峰南。晋建。元末毁。明宣德中重建。寺前有宝树二,曲干垂枝,圆旋如盖。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,下大林寺

  • 庐陵道

    1914年由原赣西道置,属江西省。治宜春县(今江西宜春市)。1916年移治吉安县(今江西吉安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西樟树、新干、永丰、吉水、吉安、泰和以西,万载、宜丰、高安以南,井岗山、遂川、万安以北地区

  • 新竹县

    清光绪元年 (1875) 改淡水厅置,属台北府。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,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。新竹原名竹堑,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。设县时取竹堑之 “竹”

  • 汉寿水

    即今四川广元市南之南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汉水又径晋寿城西,而南合汉寿水。水源出东山,西径东晋寿故城南,而西南入于汉水。”《注疏》:“会贞按:今曰稻坝河, 出广元县东北山。”

  • 溪河集

    一作小溪河。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四十里小溪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 溪河集 “在凤阳县。本朝乾隆三十一年,由县城移县丞驻此”。

  • 狋氏县

    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百里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。属代郡。西晋省。

  • 羊祜汊

    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宜城县:羊祜汊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清置镇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羊祜汊镇“在宜城县北二十五里。相近有毛家埠镇”。

  • 高要县

    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即今广东肇庆市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“有高要山,一名高要峡。” 县以此名。南朝宋改属南海郡。梁为高要郡治。隋平陈废郡,改为端州治。大业初为信安郡治。唐复为端州治。北

  • 符离桥

    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宿州: 埇桥在 “州北二十五里。亦名符离桥,今名永济桥,跨汴水上。《舆地记》: 隋氏凿汴以来,徐州南控埇桥,经扼汴路,故其镇尤重”。埇桥在今宿州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