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阳郡

山阳郡

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分梁国置山阳国,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。武帝建元五年(前136)改为山阳郡,治所在昌邑县(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以南,成武、曹县以东,单县以北,鱼台以西及邹城、兖州等市地。西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。西汉在此置铁官,永始三年(前14)铁官徒苏令等起义于此。

②东晋义熙九年(413)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山阳县(今江苏淮安市)。南朝宋属南兖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③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共县(今河南辉县市东),后移治山阳县(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)。北魏末废。


(1)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年)分梁国置山阳国。建元五年(前136年)改山阳国为郡,治昌邑县(今山东金乡县西北)。约辖今山东省独山湖以西,郓城以南,成武、曹县以东,单县以北,兼有湖东的邹城、兖州两市的一部分。西晋泰始初改高平国。西汉置铁官于此;永始三年(前14年)铁官徒苏令等起义于此。(2)东晋义熙中分广陵郡置,治山阳县(今江苏淮安市)。属徐州。南朝宋、齐属南兖州。晋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安、盐城、宝应、建湖等市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(3)北魏孝昌中置,治共城县(今河南辉县市东),后移治山阳县(今河南焦作市东南)。旋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沪渎垒

    又名沪渎城、袁山松城。东晋时的海防要垒。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。《晋书·虞潭传》:东晋咸和中,“修沪渎垒,以防海沙”。又《孙恩传》:隆安四年(400),“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,缘海备恩”。

  • 布庆班石

    即布庆土司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下:“班右,据《西宁府志》当作班石为是。胡文忠《一统舆图》作班诗,今又称节综, 附属扎武。”

  • 西原隰

    即今河故城县西北十八里西原隰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故城县:西有西原隰。

  • 阊门滩

   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祁门县: “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,善覆舟。旻开斗门以平其隘,号路公溪。后斗门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4祁门县: 阊门滩 “在县西南一十里。夹滩两岸有大坛

  • 中峰山

    在今四川威远县西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威远县:中峰山“山峰高耸,与资县分界”。

  • 恒山郡

    ①秦置,治所在东垣县 (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满城、阜平二县以南,保定、安国、赵县以西,赞皇以北地区。西汉时避汉文帝讳,改为常山郡。②隋大业初改恒州置,治所在真定县 (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

  • 白泉陂

    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白泉陂“宋张詠为县令,偃大木为堰,凿石为渠,引水入圳,灌近郭田。明万历中, 易以石”。

  • 养息牧城

    原名苏鲁克。 一作杨��木厂。 在今辽宁彰武县境内。清康熙三十一年 (1692) 科尔沁宾图郡王、土默特达尔罕王献为 “三陵” 牧养地,改名养息牧场。光绪二十八年 (190

  • 石门障

    当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新城乡昆都仑河谷南口东前口子村古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五原郡稒阳县:“北出石门障,得光禄城, 又西北得支就城,又西北得头曼城,又西北得虖河城,又西得宿虏城。”西汉筑,在今内蒙古自

  • 东江塘

   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环江西之东江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宜山县图:西北有东江塘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