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口镇

山口镇

①在今安徽淮南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二年(955),“先锋指挥使白延遇败唐兵千余人于山口镇”。

②即古皖口镇。今安徽怀宁县东六十里山口乡。《元史·余阙传》:“沔阳陈友谅自上游直捣小孤山,伯颜与战四日夜不胜,急趋安庆。贼追至山口镇。”即此。

③北宋置,属任城县。在今山东嘉祥县西二十五里酒店。金皇统中曾置嘉祥县于此。

④民国置,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山口镇。清同治《泰安县志》卷2《里社》:“山口距城三十里。”

⑤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桂阳县“益将镇”条下:山口镇“道出广东,亦曰长乐山口,以老虎峒为汛地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古镇名。(1)又作皖口镇。即今安徽省怀宁县东北山口乡。元末陈友谅追胡伯颜至山口镇,即此。(2)在今山东省嘉祥县西。金皇统中徙嘉祥县于此。后废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河北省隆尧县中西部。面积49.5平方千米。人口 3.1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山口,人口4850。因处��山东麓山口处得名。古为兵家要地。1953年设乡,1958年属大霍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石料、石灰、粮食加工等厂。冯南、山柏、山任公路经此。传为唐尧之封地,古有尧祠及众多胜迹。(2)在浙江省青田县东南部、四都港两岸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山口,人口3600。因地处四都港、方山坑、小平坑三溪汇合口,故名三口、谷口。1958年后改今名。1949年为竹山乡,1952年析置山口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置乡,1985年改置镇。1992年油竹乡并入。多侨属。盛产油茶、柑橘。叶蜡石矿藏颇丰。“青田石雕”发祥地。有石雕和采石业。青岱、青方公路经此。有干丝岩风景区。(3)在江西省修水县南部。面积17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山口新街,人口1200。宋末谢姓迁此建村,后有街市。因处大幽山之口,名山口街;后迁址重建,仍以山口命名。1949年属火田等乡。1959年设山口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改设山口镇。1995年桃坪乡并入。产稻、豆、麦、甘薯等,为县蚕茧、茶叶重点产区。森林资源丰富。有农机、砖瓦、造纸、陶瓷、榨油、制茶等厂。有沙帽石水电站。为县南最大农贸集市。良复公路经此。(4)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北部。面积55.8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山口,人口2.5万。相传西汉时建村。此地为新泰、泗水等地往返济南出入山口,故名。1958年撤区并乡后建立山口公社。1960年祝阳公社并入。1962年恢复祝阳公社。1984年改为山口办事处,1985年改为山口镇。石汶河、卸甲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,盛产花生、甘薯、板栗、苹果、大白菜、烟叶等。其中泰山板栗为国家重点出口产品。有低压锅炉、衡器、造纸、印刷、针织、建材、水泥、酿造、散热器等厂。燕黄、泰莱公路与城区相连,通往济南。(5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部、英罗港北侧,东邻广东省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山口圩,人口6000。1950年设镇,1959年改公社,1984年复设镇。产稻、花生、香蕉、荔枝等。有农机、爆竹、水泥、五金、饮料、食品、陶器、服装等厂。竹编品为名产。两广边境重镇。集市贸易以海产品、畜禽产品、花生、香蕉为大宗。325国道经此,并有公路通白沙及博白县。名胜古迹有大士阁和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。(3)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怀宁县东部、八里湖北岸。属山口乡。人口 1410。古时为皖河入江口,故原名皖口。后因三面环山,一面开口,改名山口。南宋景定年间曾为怀宁县治。为渔业专业村,产鱼苗。狮平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鬼门关

   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浮山县: 鬼门关 “在县北,出绛州之间道”。②即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,与玉林市交界处之天门关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北流县: “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,其间阔三十步,

  • 真阳县

    ①北魏永安三年 (530) 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。东魏天平四年 (537) 属义阳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初改慎阳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。大明后又为慎阳县。北魏皇兴中复为

  • 巡检司店

    一名巡店。即今湖北安陆市南二十四里巡店镇。清光绪《德安府志》卷8《兵事》:同治三年(1864)四月,“会都统舒保帅马兵自隔蒲潭至府巡检司”,遏捻军去路。

  • 娘子泉

   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龙关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龙门卫: 娘子泉 “在娘子山下,泉水溢出,势甚浩翰,可资灌溉。正统十四年竭,后渐溢出,为民利”。②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哈密卫: 娘子泉

  • 长塘湖

    又名洮湖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、金坛市南之长荡湖。《晋书·苏峻传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)苏峻既败,其将韩滉等奔张健于曲阿,“以舟军自延陵向长塘”。即此。古湖名。又称洮湖。即今江苏省金坛、溧阳二市之间长

  • 建陵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沭河西岸。东汉废。西汉高后八年(前180年)封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,置侯国,治今江苏省新沂市南沭河西岸。景帝六年(前151年)、武帝元鼎五年(前112年)亦曾置侯国

  • 乐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平乐县(今广西平乐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县及恭城瑶族自治县地。贞观八年(634)改为昭州。②北宋宣和元年(1119)改湟州置,治所在邈川城(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)

  • 龙湾镇

    亦作龙安镇。又名靖安镇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龙湾市“在上元县金陵乡,去城一十五里”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元至正十二年(1352),陈友谅“至龙湾”,太祖“乘雨夹击,大破之。友谅乘

  • 洪本泉

   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新平县: “洪本泉在县治西。流灌郊郭,为利甚溥。”

  • 塔城县

    1913年改塔尔巴哈台厅置,为新疆塔城道治。治所即今新疆塔城市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卷4: 塔尔巴噶台,“准语塔尔巴噶,獭也。其地多獭,故名”。1930年为塔城行政区治,后直属新疆省。1984年改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