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约三十五里王茅镇。东汉改东垣县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亳城县置,属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唐属绛州。北宋改为垣曲县。古县名。(1)西
南齐置,属安昌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境。梁、陈时废。
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东南十里,滨渤海,地处冲要。明于此置南海口关,清改为宁海城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。为万里长城东端入海处,形似龙头高昂得名。古建筑于1900年毁,1987年修复。重建之澄海楼
清光绪十三年(1887)改台湾府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在安平县(今台湾省台南市)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、高雄、嘉义等市县和澎湖列岛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,府废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改台
北宋置,属中江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。民国《中江县志》卷2:“石凹子在双凤场西,县北四十里。疑即《九域志》所载石臼镇。凹臼形似。又道里相同。”
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大连山在“县西北百二十里。高四百仞,周九十里。皖乱时,乡人每保聚于此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 载: 洛水 “枝渎又东径周山,上有周灵王冢”。又引 《皇览》 曰: “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。” 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于冢前立“周灵王陵” 墓碑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古州置,治所乐预县(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三江、贵州从江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古州。
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崇阳县: 崇阳洪 “在县北二十五里。自通城县汇诸山溪之水入县境,经壶头山下亦曰崇阳港,两山相夹,水中多石,中为大洪,东西为小洪,行者不下徐州吕梁之险,下流亦
简称水达达路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前后分开元路置,属辽阳行省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、兴凯湖以东,包括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。元派军士在此屯田,设置屯田总管府。简称水达达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