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范镇
即今河北武强县(小范)。《清一统志·深州》:小范镇“在武强县东二十里”。1951年武强县由今县西南武强镇迁治于此。
即今河北武强县(小范)。《清一统志·深州》:小范镇“在武强县东二十里”。1951年武强县由今县西南武强镇迁治于此。
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曹州: 菏山 “以近菏泽而名。《旧志》 云,菏水源出于此”。
在今湖北武昌县南十七里乌龙泉镇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 引《江夏县志》:乌龙泉“峰回路转处,巨石夹道,或立或伏,其水夏凉冬温,甘甚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。属乌龙泉街道办事处。人口1.7万。
即古钩盘河。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 瓒“出军屯槃河”。注: “槃即 《尔雅》 九河钩槃之河也。其枯河在今沧州乐陵县东南。”
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惠民、济阳、商河三县析置,治仁风镇(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)。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115师教导旅政治部杨忠主任而命名。1949年改名惠济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
隋大业元年(605)升井研镇置,属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3井研县:“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。(井研)镇及(井研)县皆取名焉。”三年(607)属隆山郡。唐武德初属陵州,四年(621
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 “洛阳巡司” 条: “ 《旧志》,深沪司在(晋江) 县南八十里。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。明洪武二十年移此。有城周一百五十丈,二门。”
唐总章二年 (669) 置,治所在安远县(今越南义静省南境)。大足元年 (701) 改为安武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福禄郡,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唐林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福禄州。辖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南子曲下游与囊谦县交界处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“住牧苏尔奔地方苏尔莽族,距阿拉克硕族一百余里。”清末、民初为玉树二十五
南宋末筑。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南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 “郢在汉水北,以石为城。宋人又于汉水南筑新郢。横铁绳,锁战舰,密树樁木水中。”
古渡口。在今云南巧家县西的金沙江上。晋至南朝称泸津。《水经· 若水注》: “有泸津,东去 (堂狼) 县八十里,水广六七百步,深十数丈,多瘴气,鲜有行者。晋明帝太宁二年,李骧等侵越巂,攻台登县,宁州刺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