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郡江
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昭平县 “浊水江” 条下: 富郡江 “源出贺县界,流经马江废县,入府江 (漓江)”。
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昭平县 “浊水江” 条下: 富郡江 “源出贺县界,流经马江废县,入府江 (漓江)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汉魏故城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太安二年(303)九月,“丁亥,帝幸偃师;辛卯,舍于豆田”。胡三省注:“据《晋书·五行志》:洛阳城东有豆田壁。”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、汉魏洛阳故城东。《资治通鉴
即达尔玛。今西藏措美县西南达玛。
亦作罗徊洞。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罗回。元废。
在今越南北部谅山省境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宣德二年(1427)讨黎利,柳升军至倒马坡陷殁,王通“惧甚,大集军民官吏,出下哨河,立坛与利盟誓,约退军”。
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金川县北庆宁乡(旧名茹寨)。
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与文成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景宁县: 绿铜隘在 “县东五十里,与青田八都相接。正统间,黄坛盗起,守此拒之,寇不能入”。
又名师过渡。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三阳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进贤县:三阳渡“相传伍子胥为吴伐楚,师尝经此”。
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锦屏山(阆中山)。清道光《保宁府志》卷6:八仙洞“嘉庆十六年,川北镇罗思举所开凿,八仙像并纯阳瓜皮诗于壁”。
①古地区名。周成王时,周、召二公以陕陌(今河南陕县西南) 为界,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,以西归召公治理。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,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。②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 (760) 改陕虢华节度置,
即司隶校尉部的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