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富宁县

富宁县

1937年改富州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富宁县。《富宁县地名志》: “以古富州、安宁州各取一字组合,命名为富宁县。”


在云南省东南部,北、东、南三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5459平方千米。人口38.7万。辖5镇、10乡(含1瑶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新华镇。县名以古名富州、安宁州各取一字组成,寓“富饶宁靖”之意。西汉为句町县地。三国蜀汉属兴古郡。东晋置西宁县,属西平郡。南朝宋废,齐复置,后废。唐代属岭南道。宋置富州,以物产丰富命名,治今新华镇,属广南西路邕州。元至元间分置富州、安宁州(今县西南)、罗佐州(今县东北),属云南行省广南西路宣抚司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裁安宁、罗佐两州入富州,属广南府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改富州置厅。1913年改厅为富州县。1914年属蒙自道。1927年改名富宁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文山专区。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东部边缘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、薯类、甘蔗、花生等。盛产八角、油茶、油桐、木耳、草果、柑橘、扁桃。素称“八角之乡”。为全国黑木耳优质高产县之一。牧场宽广,特产“高峰牛”。为州内大牲畜生产基地。工业有农机、冶炼、水泥、建材、制药、食品加工、印刷等。特产七醋、茴油。昆罗、富弄、富那公路在县境交会。名胜古迹有青华洞、普阳瀑布、者鹞山古石弹、沈土司旧址、剥隘大码头等。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滇黔桂边区游击根据地之一,有富宁革命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达隘

   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上达隘在“县西南二十余里白芒坑山后。相近有高平隘,路出安溪打鼓岭,俱嘉靖初筑以拒贼”。

  • 富林洞

   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勤州: “开元十八年平春、泷等州,首领陈行范余党保铜陵北山,广州都督耿仁忠奏复置州,治富林洞,因以为县。”

  • 上盐湾

    即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上盐湾乡,产盐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榆林县图:城东南有上盐湾。

  • 回州

    唐贞观四年(630)于回乐县境置,治所当在今宁夏吴忠市境。十三年(639)废。唐贞观四年(630年)于回乐县境置,治丰安县(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、灵武市一带)。辖境不详。贞观十三年废。

  • 盘道县

    西魏恭帝 三年(556) 改难江县置,为北水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《寰宇记》卷139清化县: 废盘道县 “因龙腹山道路盘曲为名”。隋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属巴州。贞观十一年 (637)其治所东

  • 慈丘山

    古名重丘、亦名茈丘。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。隋置慈丘县,即以此山为名。《元和志》卷21慈丘县: “慈丘山,在县西五十里。”

  • 安德郡

    北魏太和中置,治所在安德县(今山东平原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、陵县、平原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魏太和中置,治安德县(今山东陵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原、陵县、德州等县市。寻并入

  • 丁村民居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城南八里丁村。村内遗存明、清两代民居院落二十余处,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至四十年,较晚者为清康熙、咸丰间,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村子的布局。分为北、中、南三个建筑组群,院落多为座北

  • 义陵县

    西汉置,为武陵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三里梁家坡。东汉省入辰阳县。《方舆胜览》卷30常德府《郡名》:义陵,“初项羽杀义帝于郴,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,高帝闻而异之,故曰义陵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

  • 尧城溪

    尧渡河上游。在今安徽东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尧城溪在“县南三里。县东南诸山谷水汇流为溪,春夏水溢,可通舟楫。西北流,达东流县,入大江。今县西有尧城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