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母屿
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海中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: 五虎山在 “府东百里大海中,有五虎门与江口相接……山下为官母屿,巡司置于此”。
古岛屿名。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南、五虎山下。处大海之中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海中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: 五虎山在 “府东百里大海中,有五虎门与江口相接……山下为官母屿,巡司置于此”。
古岛屿名。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南、五虎山下。处大海之中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七十里云谷山,接武夷山市界,与西山对峙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芦峰山“山高万仞,四围峭削,绝顶平坦。宋乾道中,朱子更名曰云谷,筑草堂读书其下。有记”。
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南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普安州: 得都山 “一名白崖,产雄黄、水银”。
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沿海波谢特东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聂士成 《东省与韩俄交界道路表》: “阿利则那即坎椽子沟,又径过六股河二十一里至哥拉特克,即柳树营。” 咸丰年间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《
即今河北临西县西二十里下堡寺镇。民国《临清县志》卷1:下堡寺为第九区区公所驻地。
即今浙江鄞县东五乡镇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五乡碶“距城三十里”。明嘉靖间该地有东碶桥、西碶桥、皎碶桥、江碶桥、鄮碶桥等五座碶桥,总名五乡碶。因此得名。
北宋置,属巢县。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柘皋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无为军: 巢县有 “柘皋”镇。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北部。面积108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柘皋,人口2.2万。《春秋》哀公十
即兴平水。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,水源出县东龙山,西南流径其县南……又西注于漓水。”
在今江苏泗洪县西南六十二里天岗湖乡松林庄。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在此发现古猿化石遗址。根据化石特征和地理位置,考古工作者命名为 “宽齿江淮猿”,生活时代距今1200万年,可与非洲肯尼亚、乌干达发现的 “原康
一名嘉渠口。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九年 (1272)九月,“统军使合刺等兵掠合州及渠江口,获战船五十艘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通道县:多星江“源亦出贵州界,流合罗蒙河。宋元丰六年,置多星堡,盖置于江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