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戎县
①北魏于戎邑道故址置,属略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。北周废。
②西魏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改为芮城县。
③北周置,属洮河郡。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境。隋开皇初并入河津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张村。属河北郡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移治今芮城县。寻改为芮城县。
①北魏于戎邑道故址置,属略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。北周废。
②西魏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改为芮城县。
③北周置,属洮河郡。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境。隋开皇初并入河津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张村。属河北郡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移治今芮城县。寻改为芮城县。
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故甘泉宫中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,“乃作通天茎台”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5: “ 《汉旧仪》 云:‘通天者,言此台高通于天也。’ 《汉武故事》: 筑通天台于甘泉,
即今山西灵石县西南沙腰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 “神符堡”条下:“沙要堡,在(汾西)县东北。”
西汉置,初属鄣郡,元封二年(前109) 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。西晋属宣城郡。东晋宁康初 (373) 改名阳谷县,寻废。
即南朝宋之冈溪县。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。
在今辽宁抚顺市。为东北地区最大煤矿。西汉时即已开采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由官僚王承尧等呈准组建华兴利煤矿公司开采。三十一年(1905)日俄战争后,为日本强占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破坏严重,
在今湖北浠水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三泉,“余章《三泉记》,米芾书。凤山之阴、兰溪之阳有泉出石罅为兰溪;其在寺庭之除,为陆羽烹茶之泉;其在凤山之阴,为逸少泽笔之井。兰溪于《茶经》之品第三,藏诸水
辽统和八年 (990) 置,属上京临潢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(林东镇) 南波罗城 (上京城遗址) 西南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统和八年(990年)置,治临潢府郭下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)。
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鹤庆军民府:龙珠山“前耸后平,下有石穴,漾共江过焉。每岁四月,郡人祀之,以禳水灾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 谓“俗传昔有龙吸珠于此,因名龙珠山”。
①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北二十五里,北接宣州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“旗鼓山”条下:通灵峰“南去县二十五里。上有鸡冠石,绝顶宽平,泉出龙湫,下为溪流环绕,与旗鼓诸山,并为县北屏障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
即今甘肃宁县东九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宁州:九龙川在“州东百二十里。一名九陵川。以川中有堆阜凡九似陵也。自横岭流至州西南,合奢延川,又南流入泾河。其水清莹,即真宁河矣。亦曰宁江, 又曰宁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