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南千户所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普安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普安县西南。清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普安县北。属普安卫。正统十年(1445年)徙治罗渭江(今兴仁县罗滑村)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裁入安笼千户所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普安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普安县西南。清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普安县北。属普安卫。正统十年(1445年)徙治罗渭江(今兴仁县罗滑村)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裁入安笼千户所。
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南茌港街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茌港市 “距 (南昌) 城六十里。地临大河,上通抚、建,下达省会,地密人稠”。清末于此置水陆汛。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《水经·甘水》:“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,故世人目其为甘掌焉。”
西魏置,属淯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。北周保定三年 (563) 移治今旬阳县东北蜀河镇,属甲郡。唐属金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淯阳县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东汉水南岸。属淯阳
又名阳梁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二年(前561)冬,“楚子囊、秦庶长无地伐宋,师于杨梁”。杜注:“梁国睢阳县东有地名杨梁。”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涣水“又东径杨亭北……今睢阳东南三
即福宁殿。北宋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宫殿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17:开宝九年(972)十月,“癸丑,上(太祖赵匡胤)崩于万岁殿”。此即《湘山野录》所谓宋太宗光义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“烛影斧声”这一千古之谜
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北四里。以在筑水之阳而名。东汉为筑阳侯国。三国魏复为筑阳县,属南乡郡。晋属顺阳郡。南朝宋为扶风侨郡治。北魏属襄阳郡,移治今谷城县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
①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民乏饮水,麟府将张亢“以(府)州东焦山有石炭穴,为筑东胜堡”。即此。②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。《清
唐渤海国第三代文王大钦茂第四女夫妇合葬墓。在今吉林和龙市东北龙水乡龙头山上。北距中京显德府(今和龙西古城)十二里。该墓出土墓志载:贞孝公主死于文王大兴五十六年(792),终年36岁。于同年“陪葬于染谷
即蜘蛛渠。在今宁夏中卫县黄河北岸。清乾隆 《宁夏府志》 卷8: 美利渠 “自元以来名蜘蛛渠。旧由石龙口,尾达胜金关。嗣因岸徙渠淤,口窒不能受水。嘉靖壬戍,抚军毛中丞始命道参文武督本卫丁夫,改浚于旧口之
战国魏地。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梁惠成王三十年,城济阳。” 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 苏代约燕王曰,“决白马之口,魏无外黄、济阳”。即此。西汉置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