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宁海县

宁海县

①东晋永和三年(347)分鄞县、章安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十里白峤村。南朝梁属赤城郡,陈属章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台州,徙治今浙江三门县城海游镇。七年(624)又废。永昌元年(689)再置,仍属台州,迁治今宁海县。元属台州路。明、清属台州府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
②东晋义熙七年(411)置,属海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市西南。唐废。

③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海县置,属玉山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乾元初属陆州。北宋初废。

④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置,属奉天府。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)改为金州厅。

⑤1913年改宁海州置,属胶东道。治所在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宁海镇。1914年改名牟平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晋安帝时置,治今江苏省如皋市西南。属山阳郡。隋开皇初如皋县并入,属扬州。大业时属江都郡。唐废。(2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安海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。属睦州。宋初废。(3)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,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。属奉天府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改置金州厅。(2)旧县名。1913年由宁海州改置,治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。1914年更名牟平县。(3)今县名。在浙江省东部沿海、三门湾内。属宁波市。面积 1931 平方千米。人口58.2万。辖15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,析会稽郡人户于临海郡章安地置宁海县(一说西晋太康初置),治今县东,属临海郡。明《郡县释名·浙江》:“以濒海而名曰宁海者,犹宁波之谓,且以别于临海也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入临海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治海游(今属三门县),七年又省入章安县。永昌元年(689年)再置,治广度里(今城关镇),属台州。元属台州路,明、清属台州府。1914年属会稽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属台州专区,1952年改属宁波专区,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。1958年撤县并入象山县。1961年复置,仍属宁波专区(1970年改地区),1983年后属宁波市。地处浙东沿海丘陵区。北濒象山港,东南临三门湾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棉花、茶叶、柑橘、油菜籽、毛竹等,为省重点产棉、柑橘、茶县之一。渔业有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。特产西店牡蛎、长街蛏子、望府银毫、凫溪香鱼。工业有纺织、食品、塑料、机械、电子、电器、服装等。民间多建筑工匠。甬临、象西、宁西公路贯境。海运便利,可达沿海各港口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南溪温泉、柔石故居、潘天寿故居、王锡桐起义遗址、跃龙山、石孔双山、茶院平窑宋代古窑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达木蒙古

    即今西藏当雄县。“达木”藏语意为挑选。“蒙古”以17世纪五世达赖时蒙古族和硕特部驻此而得名。清雍正后属驻藏大臣管辖,称达木八旗,亦称达木蒙古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2:“如由阳巴井东北行三站,可抵达达木蒙古

  • 姑且水

    即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贰师将军等伐匈奴,“单于闻汉兵大出,悉遣其辎重,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,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,居兜衔山。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”。古水名

  • 宝盖山

   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一》: 宝盖山 “在丹徒县西四里。有茅山道院”。②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南宝盖山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6泉州府: 宝盖山 “在晋江县南。上有石塔 (姑嫂塔),宏壮耸拔

  • 逊克县

    1942年合逊河、奇克二县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。由二县各取一字为名。在黑龙江省北部,北濒黑龙江。属黑河市。面积1.7万平方千米。人口10.6万。辖2镇、1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边疆镇。清

  • 云门谷

    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澄城县:云门谷“谷口似门,水气云蒸, 因名”。

  • 凌亭镇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三十里老阁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顺元年 (890),朱全忠将庞师古略淮南,“与孙儒战于凌亭,师古兵败而还”。即此。

  • 广平墟

   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广平镇,接岑溪县界。清设外委戍守。

  • 九溪十八涧

    在浙江省杭州市龙井南。九溪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,次第汇合青湾、宏法、方家、百丈、唐家、佛石、云栖、渚头、小康等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,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;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,源于龙井山的龙井村,穿绕山麓,

  • 花桥市

   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北七十里花桥街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永州零陵县北有花桥。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零陵县图作花桥市。

  • 口岸镇

    即今江苏泰兴市西北四十里口岸镇。旧名柴墟镇。宋时泰兴县尝徙治于此。明改口岸镇,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西南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口岸,人口1.4万。原名柴墟,明代因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