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援暗沙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南威岛南23海里。为一群散列暗礁,水深6.4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湾滩。1947年改名奥援暗沙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南威岛南23海里。为一群散列暗礁,水深6.4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湾滩。1947年改名奥援暗沙。
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一百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 秋林夏馆山 “泉石甚胜,湍水出焉”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镇海卫。治所即今福建东山县东铜陵镇 (旧东山)。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 废,改为铜山营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东山县东铜陵镇(旧东山)。属镇海卫
亦作郭勒痕、郭勒肯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哈拉恩附近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有“郭勒痕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17: 混同江北岸,
在今台湾台中市西南屯区。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名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台湾县: “夫台中固土番之地,所谓猫雾捒者也。” 清康熙五十五年 (1716) 由岸里社阿穆请准开垦,为台中市最早开发处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新港镇。清时有千总驻防。
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十五里梅山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和州历阳县: “有栖隐山,本梅山,皆天宝六年更名。”
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海中担杆岛。明 《粤大记》 卷32广东沿海图作担竿洲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3: 担竿山在 “(新安) 城东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,形似故名”。
亦作沙平寨、沙坪寨。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(沙坪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砂坪寨 “在所东南,接峨眉、犍为之界,苗寨也……明嘉靖末,木瓜番作乱,出砂坪,嘉定、峨眉、犍为皆震扰”。即
①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开建县:龙潭水“在县(今南丰镇)北二十里。源出怀集县深山中,流经县北六十里万石岭,又南流,经县北三十里潭霜山,东北群川皆流合焉,西流入于开江”。②在今广西靖西
东晋时张茂筑。为前凉都城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)城内的台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68前凉录:张茂永元三年(322),“茂复大城姑臧,修灵钧台”。《晋书·张茂传》载:“茂筑灵钧台,周轮八十余堵,基高九仞。”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