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道沟
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北。本一小村落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辟为南满铁路终点之长春驿区域。后成为中东、南满、吉长三铁路之枢纽。
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珲春河“少西沙金沟河、荒沟河、头道沟河自北入”。产煤。
③一名山河镇。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。旧属延吉县,有煤矿。清宣统元年(1909)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。
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北。本一小村落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辟为南满铁路终点之长春驿区域。后成为中东、南满、吉长三铁路之枢纽。
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珲春河“少西沙金沟河、荒沟河、头道沟河自北入”。产煤。
③一名山河镇。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。旧属延吉县,有煤矿。清宣统元年(1909)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。
一名陡阳关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,陡山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“斗焰关在州西北四十里。其地有斗焰山,亦名陡阳山。巍然峻绝,一径中开。明初取和阳,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,进薄小西门,遂克之,即此
金改梅回寨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零五里迷回村。
①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0临朐县: “东有朐山,因以为名。”三国魏属东莞郡。南朝宋省。隋大业二年(606) 改逢山县复置,属北海郡。唐属青州。金属益都府。蒙古至元三年 (
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 罗井在 “监东八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红星乡南俄真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 置物藏寨土百户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当州置,治所在通轨县(今四川黑水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当州。
原为堆噶尔本所辖牧区部落。在今西藏革吉县境。1960年以革吉、亚热、邦巴、雄巴等牧区部落设革吉县,驻那坡。
明置,在今广西贺县东大宁河西岸黄洞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贺县 “石牛营” 条下: “《志》云: 县西南有黄峒砦,叛瑶巢穴也。嘉靖末作乱,抚臣张岳讨平之。”
本西汉鹑孤县,东汉改为鹑觚县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64引 《周地图记》 曰: “秦使蒙恬北筑长城,又于北原筑城,以觚奠酒而祭,有鹑飞止觚上,因以名县。”西魏大统中移治今
辽边防城。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。《辽史·耶律世良传》:开泰三年(1014),“奉命选马驼于乌古部,会敌烈部人夷剌杀其酋长稍瓦而叛,邻部皆应,攻陷巨母古城”。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乡之南十里、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