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悦镇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。
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多悦,人口 1700。以驻地多悦得名。1949年为多悦乡,1953年置多悦镇,1958年改多悦公社,1980年镇社分开。1990年镇乡合并为多悦镇。有粮油加工、酿造、机砖、蜂窝煤、制糖、酿酒等业。为农副产品、家禽市场及水果市场。通公路。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。
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多悦,人口 1700。以驻地多悦得名。1949年为多悦乡,1953年置多悦镇,1958年改多悦公社,1980年镇社分开。1990年镇乡合并为多悦镇。有粮油加工、酿造、机砖、蜂窝煤、制糖、酿酒等业。为农副产品、家禽市场及水果市场。通公路。
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罗山县: 黄神山,“ 《志》 云: 下有唐南罗州遗址”。
隋大业十一年(615)于汉龙勒故城置,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。唐武德二年(619)改置寿昌县。
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上源之一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皮被河城“皮被河出回纥北,东南经羽厥,入胪朐河,沿河董城北,东流合沱漉河,入于海”。
元至元十九年(1282)升耒阳县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耒阳县。元至元十九年(1282年)升耒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耒阳市。属湖南道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耒阳市一带。明洪
元末明玉珍置,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三十二里旧司镇。明永乐五年(1407)改为安抚司。见“大旺安抚司”。
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九十里天坛山南麓。唐代道人司马承祯修真于此。李白、杜甫皆曾到此游览吟诗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前天坛山南麓。唐时司马承祯修真处。李白、杜甫皆至此游览吟诗。
即封陵。战国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。
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。章水出其下,山南为南源,山北为北源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 “赣水出聂都山,东北注江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58南安府:聂都山 “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。相传昔有聂姓者开都以居民,故名
在今河南南乐县东韩张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南乐县 “昌城” 条下: “县东二十五里有故朝城,近山东朝城县界。唐开元中,以此名县。今其地名韩张堡。”
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一百二十里黄峪岭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元年(915),“周德威闻(刘)西上, 自幽州引千骑救晋阳,至土门,已整众下山, 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