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团山

团山

①亦名独山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宁县:团山在“县西北十五里。巍然独立。本名独山,县之主山也”。

②在今河北行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行唐县:团山在“县北五十里。以山形团耸而名”。

③一名平山。在今辽宁凌海市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团山在“(锦州)城东南五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平山“在锦县(今锦州市)东南五十里,一名团山。上有土城”。《明一统志》以此为木叶山,误。

④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西南五里。清乾隆《博山县志》卷1称:团山“长屏如屏,顶圆凝重,故名”。

⑤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。《宋史·扈再兴传》:“金人来自团山,势如风雨。再兴同孟宗政、陈祥分三陈,设伏以待。”

⑥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团山“在竹山县西一百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铁坚古山

    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境阿尔泰山之小山。《元史· 土土哈传 · 牀兀儿》: 至元五年(1269),“海都兵越金山而南,止于铁坚古山,因高以自保。牀兀儿急引兵败之”。即“迭怯里古”。

  • 白司马阪

    即白马山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一年(637)九月,河溢,帝“幸白司马阪以观之’,即此。即“白马山(1)(2)”。

  • 自良驿

   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容县:自良驿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路出藤县”。

  • 通曲山

    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通曲山在 “司 (治今县西南官厅) 西南八里山下。有泉两派,一流入禄丰县,一流入司东北五十里之仙人洞,亦谓之石洞”。

  • 八塘场

    即今四川璧山县东北八塘镇。清同治《璧山县志》卷1:八塘场在“县北八十里。古名新市镇”。

  • 张记场古城

    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北三十里张记场村西。为西汉昫衍县城遗址。

  • 都濡县

    唐贞观二十年 (646) 析盈隆县置,属黔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治都濡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都濡县: “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也。” 北宋嘉祐八年 (1063) 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

  • 华诺辉

    一作和纳海、霍诺海。在今新疆昭苏县东上洪纳海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伊克华诺辉水西南流,“经华诺辉军台西,距特克斯军台一百里”。后移至今昭苏县东郊。

  • 万松源

   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万松源在“县西四十里。山绕谷深,源口盘固,可以避乱”。

  • 玛勒呼哩窝集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与吉林省汪清县交界之老爷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佛楞窝集”条下:“玛勒呼哩窝集,在(宁古塔)城南一百五十里。”图们江发源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