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同仁县

同仁县

1931年析循化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保安城(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)。后迁治隆务寺(今同仁县治隆务镇)。


在青海省东部,邻甘肃省。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3460 平方千米。人口7.6万。辖2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隆务镇。本循化县地,1931年由循化县析置同仁县,取义于“同登仁域”或“一视同仁”。驻隆务寺(今隆务镇),省直辖。1952年改县为同仁藏族自治区;1953年复为同仁县,属黄南藏族自治区(1955年改为自治州)。地处黄南山地东北部,以山地、丘陵、盆地为主。西有阿米夏琼山,中部有阿米德合隆山,地势南高北低。隆务河纵贯县境。水资源丰富,建有五座水电站,为全国第一批电气化试点县之一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产春小麦、青稞、蚕豆、豌豆、油菜籽等,河谷地带产瓜果、蔬菜。畜产藏系羊、牦牛等。野生动物有香獐、狍鹿、雪鸡、蓝马鸡、羚羊、石羊、黄羊、猞猁、旱獭等。并产冬虫夏草、雪莲、大黄、黄芪、党参、秦艽等药材。矿产有金、铅、锌、铜、银、石英等。工业有铅、皮革、水泥、农牧机械修配、服装、地毯、运输等,以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毯著称。同夏、循同公路经此。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名胜古迹有铁城山古城、隆务寺、年都乎墓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崎

    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置黄崎巡司于此。清初废,有把总驻此。

  • 盂城

    今江苏高邮市别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3高邮州: 盂城,“ 《高邮志》 谓地形四隅皆低,城基特高,状如覆盂”,故名。

  • 夏亭城

    在今河南郏县东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 “汤封夏之后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里,盖夏后所封也。” 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汝水又东南流与白沟水合,水出夏亭城西。

  • 兴元路

    元改兴元府置,属陕西行省。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,凤县、留坝、南郑以东,镇巴、岚皋以北,白河、镇坪县以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兴元府,寻改汉中府。元升兴元府置,治

  • 罗家屯

    即今河北迁西县东三十五里罗家屯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迁安县图: 西北有罗家屯。

  • 南木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为赤溪湳洞长官司。

  • 黄岘关

    义阳三关之一。一作广岘关。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南司州东随县 “有黄岘关”。《魏书· 中山王英传》: 永平二年(509),“进击黄岘”。即此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0作“九里关”。又称广

  • 广南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永乐元年(1403)迁治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
  • 磁圭墟

    即今江西南城县西南磁圭。清同治 《南城县志》 卷2: “磁龟市在治西南二十五都。唐、宋、元人烟辐辏,聚市延四里,屠肆七十二。他称是经兵燹荒废。成化间始复,止延二里,有店肆。”

  • 都江水

    ①指古郫江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“都江水在府西四里。一名粉水,以水作粉鲜洁于他处。”②指今四川岷江及都江堰市西都江堰分水鱼咀之北江 (内江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1永康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