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叶赤铁路

叶赤铁路

即叶峰铁路。从辽宁叶柏寿(今建平)经天义(今内蒙古宁城县)至赤峰(今内蒙古赤峰市)。


自辽宁省建平(叶柏寿)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。长147千米。1934—1935年建。南北连接锦承铁路和京通铁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生桥

   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城西十里胭脂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 引《江南通志》称:天生桥“高十二丈。明洪武十年,太祖命崇山侯李新凿胭脂河,因石势而成,故名”。②在今贵州安顺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天

  • 哝耸古平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十里。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龙里县东。属新添葛蛮宣抚司。明时废。

  • 始丰 (豐) 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始平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。南朝梁属赤城郡。陈属章安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,属海州。武德八年 (625) 又废。贞观八年 (

  • 戚姬村

   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曹州府》: 戚姬村“在定陶县北十五里。汉戚夫人之故里也。……县今有戚堌村”。

  • 百顺镇

    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百顺镇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巡司于此。在广东省南雄市西部。面积27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百顺圩,人口810。1949年属南雄县七区。1958年设百顺公社,1983

  • 枋堰

    一名枋头。东汉建安九年 (204) 曹操修筑,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南,历枋堰。……魏武王于水口,下大坊木以成堰,遏淇水东入白沟,以通漕运。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。

  • 汾州府

    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升汾州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汾阳县(今山西汾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、孝义、平遥、介休、石楼、临县、宁乡、离石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置,治汾阳县

  • 打马㩜溪

   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乐乐溪,为秀姑峦溪西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大港上源曰打马㩜溪,出秀姑峦山,东流经治北……经奇密社北,入于海。”

  • 南北堰

   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灵川县: 南北堰,“ 《志》 云: 去城 (今三街镇)皆三里,灌田二千余顷”。

  • 平水溪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平水江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平水溪“在会稽县东南三十五里。镜湖三十六源之一也。唐咸通元年,浙东‘贼’裘甫,游骑至平水东小江。又光启二年,钱镠讨刘汉宏,将兵自诸暨趋平水,凿山通道五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