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崇祯三年 (1630) 置,属镇西卫。治所在今贵州平坝县西北三十六里齐伯乡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明崇祯三年(1630年)置,治今贵州省平坝县西北。属镇西卫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
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三十五里黑狼口乡。清为县中巨镇。乾隆 《宝坻县志》 卷6: 县南“黑狼口者亦巨镇也”。
①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之建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剑溪 “在城东南。即建江也。自建宁府南流至此,亦曰剑津,亦曰剑潭。相传晋雷焕之子佩剑渡延平津,剑忽跃入水,化为龙而名。亦曰龙津”。②指今四
又作孟祐河。即今云南云县东罗闸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云州: 孟佑河 “在州治东。顺宁府境诸水汇流于此,入于澜沧江”。
①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台湾县(今台湾省台南市)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。光绪元年(1875)以后缩小。十一年改属台湾省。十三年改名台南府。②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,属台湾省。治
又名朱溪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治朱泾镇。宋置大盈务。元置巡司。明初置税课局。清初置泖桥巡司。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 金山县徙治于此。
在今江西玉山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1信州:太甲山“在玉山县北二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玉山县:太甲山“在县北二十五里。山势磅礴,上有商太甲庙。其北十里有洞岩。林壑掩映,峰岩奇秀,溪水流出,其声
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昆亭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浙江统部》: 浙江提督设把总驻此。又 《宁波府》: 昆亭寨 “在镇海县南一百四十里,北接穿山,东接霩, 有官兵防守”。在今浙江省宁
在今西藏下察隅地区,察隅县治南四十六里处,沿察隅河左岸。藏语意为大眼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即今贵州黎平县南顿洞乡。明郭子章 《黔记》 卷5: 黎平府 “南有一路皆苗出入,汉人罕进,十里至顿洞寨,十里至擒鬼坡,向日皮林戕杀官军于此”。“顿洞” 系侗语音译,意为风箱口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