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城厅
清光绪八年(1882)置,直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双城堡(今黑龙江省双城市)。宣统元年(1909)升为双城府。
清光绪六年(1881年)置双城直隶厅。治今黑龙江省双城市。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为府。
清光绪八年(1882)置,直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双城堡(今黑龙江省双城市)。宣统元年(1909)升为双城府。
清光绪六年(1881年)置双城直隶厅。治今黑龙江省双城市。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为府。
北宋置,属全椒县。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四十五里六镇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全椒县:六丈镇“在县西南。唐置六丈驿于此”。
即彭祖国。夏、商时国。在今江苏徐州市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大彭、韦豕为商伯矣。”韦昭注:“大彭,陆终第三子,曰篯,为彭姓,封于大彭,谓之彭祖,彭城是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。”《正
新安江支流。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。源出三井尖东北,流至建德市(白沙镇)西入新安江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睦州寿昌县有“寿昌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寿昌县:寿昌溪“在县西。源出西南六十里之鹅笼山……流长九十
①在今广东始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始兴县: 谢公山在 “县南三十里。峰峦耸拔,独高诸阜。昔有谢姓者隐此,因名”。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青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当涂县: 谢公山 “在县东三
明初置,属甘州中卫。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平川乡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平川堡,“本朝设守备,初属高台县,后因置抚彝厅,移属之”。
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四里泗门镇。清光绪 《余姚县志》 卷1 《市肆》有第四门市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属赤水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六十八里燕子口镇东北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北阿市乡。属赤水卫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废。
南宋末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九十里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。
即今海南省万宁县北后溪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万安军: “西北至金仙水二十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万州: 金仙水在 “州北二里。源出黎母山,至城北,潴为潭,绕流经东山岭,转北入小海港达于海。俗呼
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置,为牢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。永徽三年 (652) 废入昌明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边县北。属牢州。永徽三年(652年)废入昌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