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畔镇
唐置,属潘水县。在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大山江镇之博茂。
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。唐属潘水县。
唐置,属潘水县。在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大山江镇之博茂。
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。唐属潘水县。
1913年析保山、云龙两县地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鲁掌 (即今云南泸水县)。民国 《泸水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》: “因区域全境俱在泸水东西两岸,故以泸水为名。” 时人以怒江亦名泸水,故名。1929
在今广东德庆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德庆州:大小涧阜“在州东三十五里”。
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置黄崎巡司于此。清初废,有把总驻此。
唐置,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剑门县:圣历二年(699)“于方期驿城置剑门县”。
又名浍水、 水。 自今河南开封县东分狼汤渠水东南流经杞县、睢县、柘城,南入安徽境,经亳州市东北、河南永城县南、安徽宿县、固镇,至五河县南入淮水。今上流已湮。下流在安徽境内者即今之浍河。
即今四川江油市西南清莲镇。《寰宇记》卷83彰明县: “西魏昌隆县地,初在清廉乡,大同四年移于让水 (乡)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54绵州: 李白为清廉乡人。“ (李白) 读书堂在清廉乡,后废为陇西院,盖
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上林县: 周利江 “在县西南。……东流注合水”。
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都梁山上。《寰宇记》卷16临淮县: “都梁宫周回二里,在县西南十六里。大业元年炀帝立名。宫在都梁,东据林麓,西枕长淮,南望岩峰,北瞰城郭,其中宫殿三重,长廊周回。” 大业十年 (614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,治所在别十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后废。
在今辽宁抚顺县东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沈阳中卫: 媳妇山 “亦在抚顺关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