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城
即宁。又名修武。今河南获嘉县治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修武县: “有南阳城。” 《水经·清水注》: “修武,故宁也,亦曰南阳矣。马季长曰: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,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。”
即宁。又名修武。今河南获嘉县治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修武县: “有南阳城。” 《水经·清水注》: “修武,故宁也,亦曰南阳矣。马季长曰: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,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。”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镇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吉林省蛟河市北旧站(拉发站)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齐康县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。大业初属合浦郡。唐武德初属南合州,贞观二年 (628) 改为徐闻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改齐康县置,治今广东省徐闻县南,属合浦郡。唐初属合
又作独山、阿布兰山。即今新疆尼勒克县南阿布热勒山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哈什河“又西经阿布喇勒山北。阿布喇勒者在惠宁城正东,自城闉东眺,孤嶂高耸,众峰皆断。故谚曰独山焉”。
在今河南卢氏县东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 元嘉二十七年 (450) 伐魏,庞季明自赀谷入卢氏,“进达高门木城”。在今河南省卢氏县东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伐魏,庞季明入卢氏,
①在今陕西略阳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35兴州顺政县: 武兴山“在县北一百里。其山峻峭,峰峦秀出,竹柏参差,特为蔚茂。出黄檗及漆”。②在今陕西勉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沔县: 武兴山 “蜀汉置
在今湖南慈利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龙岩寨“明初周德兴征土蛮时筑”。
即胡甲山。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。
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都素之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都素蛮夷长官司:“天平囤山在司南二里。《志》云,土人避兵处也。”
①在今安徽铜陵市狮子山矿区。《元和志》卷28南陵县: 铜井山 “在县西南八十五里。出铜”。李白 《答杜秀山五松山见赠》: “铜井炎炉歊九天,赫如铸鼎荆山前”,指此。②一名铜官山。在今安徽全椒县西。《寰
在今陕西神木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4:麟州新秦县有 “兔毛川”。《清一统志 ·榆林府一》:兔毛川 “宋张亢破夏人于此。源出塞外,流入屈野河”。古水名。即今陕西省神木县境窟野河支流考考乌素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