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五部县
北魏置,属武阶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。西魏改为盘堤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时置,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。属武阶郡。西魏时改盘隄县,移治葭芦城(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)。
北魏置,属武阶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。西魏改为盘堤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时置,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。属武阶郡。西魏时改盘隄县,移治葭芦城(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)。
1944年改可可托海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可可托海 (今新疆富蕴县东北可可托海镇)。1959年移治库额尔齐斯镇 (今富蕴县富蕴镇)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、阿勒泰山东段南麓。属阿勒泰地区。面积3.
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三尖山在“县东北三十里。三峰并峙”。②即今福建漳平市南三尖山。明嘉靖《漳平县志》卷2:三尖山“在县南三十里,崇峰耸峙,林木青翠”。③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
一名乌业营。在今贵州铜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铜仁县“石子营”条下:“(明)嘉靖二十七年,讨叛苗,官军自铜仁进屯乌泥营。”又名乌业营、何各营。在今贵州省铜仁市西北。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
治所即今西藏林周县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伦朱卜宗城“在拉萨东北一百二十里”。藏语意为任运、自然完成。1960年与旁多宗等合并设林周县。
即新宁铁路。从广东新宁(今台山市)东南的斗山墟起,北至县北公益埠,折东经新会,至江门北街。
清改山东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济南府(今山东济南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。民国初废府,省会在历城县(今济南市)。1929年由历城县析置济南市,仍为山东省会。简称鲁。在中国东部沿海、黄河下游。其北、南两侧分别
在今越南谅山省同登县。《钦定越史通鉴纲目》 卷12: “城垒关在谅山省文渊县同登社。今之南关是也。” 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四年 (1406) 张辅率军讨安南季犛,“自凭祥进师,度坡垒关,望祭安南境内
在今河南嵩县南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四》:“开元十五年,初税伊阳(今嵩县西南旧县)五重山银、锡。”《元和志》卷5伊阳县:银铆窟“在县南五里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嵩县南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:唐开元十五年(7
北宋置,属郪县。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龙树镇。
即今湖北汉川县南二十里马口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汉川县南有系马口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