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十五省

十五省

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,若干行中书省辖区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十三年(1380)撤销中书省,以所领府、州直隶京师。自宣德三年(1428)以后,全国的府、州分统于两京(京师,即北直隶;南京,即南直隶)、十三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称一直隶区或一个布政使司为一省,合称十五省。


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一中书省直辖区,若干行中书省辖区。洪武九年(1376年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。十三年废中书省,以所领府、州直隶六部。宣德三年(1428年)以后,全国府、州分隶于两京(京师,即北直隶;南京,即南直隶)、十三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称一直隶或一布政使司为一省,合称十五省,即京师、南京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特镇

    北宋置,属确山县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三十里。

  • 又作、卢。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。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卢由荆妫。”韦昭注:“卢,妫姓之国。”春秋为卢戎国,后灭于楚为邑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四年(前613),“二子以楚

  • 泰安县

    ①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为泰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为泰安道治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2年改设泰安市。②1947年改依安县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黑龙

  • 福山

    ①又名金凤山。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,濒临长江。宋宝祐 《重修琴川志》 卷4: 福山“本名覆釜山,其形似也。唐天宝六载,改为金凤山。梁乾化三年又改今名”。与江北南通之狼山对峙。《宋史· 高宗纪二》:

  • 向都县

    1917年以向都、都康、上映三土州合并设置,属广西田南道。治所在向武(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)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2年并入镇都县(1957年改为天等县)。旧县名。1917年由天保县承审之向武

  • 夜侯国

    即掖侯国。在今山东莱州市。《后汉书·欧阳歙传》: 建武九年 (33),歙 “更封夜侯”。李贤注: “夜,今莱州掖县。”

  • 洭口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。即洭水 (今连江) 合溱水 (今北江) 之口。《水经·洭水》: 洭水 “南出洭浦关,为桂水”。郦道元注: “关在中宿县。洭水出关,右合溱水,谓之洭口。” 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“欧阳

  • 长池场

   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长赤镇。《清史稿·杨继晓传》:嘉庆初, 白莲教义军“破南江,距县境长池数十里,县令始速继晓出御”。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赤县治此。

  • 建成侯国

    西汉高祖元年 (前206) 封曹参为建成侯国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南。东汉废。

  • 饶阳

    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悼襄王六年 (前239),“封长安君以饶”。《正义》: “即饶阳也。瀛州饶阳县东二十里饶阳故城。” 西汉置饶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