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窣野
即悉补野的异译。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。《新唐书· 吐蕃传》: “故其子孙曰吐蕃,而姓勃窣野。”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、穷结等县境。
即悉补野的异译。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。《新唐书· 吐蕃传》: “故其子孙曰吐蕃,而姓勃窣野。”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、穷结等县境。
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松坎镇。《明史·刘綎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,平播州杨应龙乱,应龙 “由松坎、鱼渡、罗古池三道并进。綎伏万人罗古,待松坎贼; 以万人伏营外,待鱼渡贼; 而别一军策应”,贼大败
唐永徽四年(653)于处月部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部。8世纪后期废。唐显庆中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境。约8世纪前期废。
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七十四里朱堂店。北齐于此置高安县。
①即大宁城。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封子朱权为宁王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大宁卫:“(洪武)二十年,命宋国公冯胜等征纳哈出,谕令据大宁塞分兵列戍,以控制之。胜遂筑大宁、宽河、
又作别十八里、别石八里、别失拔里、别失八剌哈思、别石把、龞思马。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: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别失八里、和州等处宣慰司。二十三年(1286)置别失
在今山东威海市东海中。为威海卫外蔽。周三十里,多林木,有田可耕。《明史·河渠四》:“自海洋所历竹岛、宁津所、靖海卫,东北转成山卫、刘公岛、威海卫,西历宁海卫,皆海面。”光绪《文登县志》卷1:刘公岛,“
一作乞湿泐巴失海子。即乞则里八寺海。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。《元史·郭德海传》:德海“从先锋柘柏西征,渡乞则里八海”。即此。
在今青海湟中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五年 (428),“河西王蒙逊伐秦,至盘夷,秦相国元基等将骑万五千拒之。蒙逊还攻西平”。
即今湖南汉寿县西黄城港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 尝移龙阳县治此。
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三十里海中之彩旗山岛和大孟山岛。清光绪 《嘉兴府志》 卷13: “两山如门,中有菜荠港,海舟出入,于此最险。乍浦三关,此其一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