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川县

剑川县

①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龙泉县置,属处州。治所即今浙江龙泉市。南宋绍兴元年 (1131)复名龙泉县。

②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 改义督千户置,属鹤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附近。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升为州,1913年废州仍为县。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剑川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以龙泉县改名,以避龙字讳。治今浙江省龙泉市,属处州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复名龙泉县。(2)今县名。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2319 平方千米。人口16.9万。辖5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金华镇。名称来由其说较多:一认为因山水得名,以剑湖尾水名为县名;或因“河流如川,山形如剑”,综合山和河的特征命名;近说以族名为地名,“剑”为族称或部落名号,即唐初居住于该地的施、顺诸蛮的自称,剑川即剑人居住的地方;或“剑”即“”,是藏语对纳西族的称谓,“”是坝子或地方,剑川意即纳西人的地方;再一说以物产得名,以产“浪剑”著称,意即“铸剑民族居住的地方”。唐为罗鲁城,又称剑川城,南诏置剑川节度于剑川城。大理国置义督赕,属谋统府。蒙古宪宗四年(1254年)置义督千户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改为剑川县,治今县南剑川湖西岸,属鹤庆路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升为剑川州,治今金华镇,属鹤庆府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改属丽江府。1913年复置剑川县。1914年属腾越道,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丽江专区,1956年改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1960年洱源、邓川2县并入。1962年洱源县析出复置。地处横断山地北段,地势北高南低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蚕豆、烟草、油菜籽、马铃薯,并产当归、川芎、大麻等。工业有采煤、农机修造、冶炼、水泥、木材加工、木器、食品加工、酿酒、印刷、民族服装等。特产木雕家具、马场归、羊乳饼。滇藏公路纵贯东部,与剑六、平甸公路作K形分布。古迹名胜有海门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石钟山石窟、沙溪兴教寺壁画、石宝山、金华山。白族每年农历三月有梨花会,六月二十五日过火把节,八月初一举行石宝山歌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解县

    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三十里虞乡镇西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今山西省永济市东虞乡镇西。属河东郡。北周明帝时省。

  • 金谷水

    即今河南洛阳市西金水河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 云: 金谷水 “出太白原东南流,历金谷,谓之金谷水”。

  • 扶溪水

    ①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扶溪水“源出清远县罗山冈,西流数十里,受梅峒、蔡峒诸水。又数十里,扶留诸水从县西北来,至县南注之。又数十里,至扶溪巡司入绥江”。②在今广东仁化县东北扶溪

  • 东顾山

    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庐江县“有东顾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:东顾山“俗名马家山,为县左护,有黄荆、金狗、诸窝泉出此,灌溉田亩”。

  • 古州厅

    清雍正七年(1729)置,属黎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。1913年改为榕江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榕江县。辖境相当今榕江县地。属黎平府。1913年改置榕江县。

  • 黑河州

    辽穆宗时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庆州: “本太保山黑河之地,岩谷险峻。穆宗建城,号黑河州,每岁来幸,射虎障鹰,军国之事多委大臣,后遇弑于此。”

  • 湳定江

    即今越南北部之红河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2安南国: “自邕州左江永平寨南行,入其境机榔县,过乌皮、桃花二小江,至湳定江,亦名富良江,凡四日至其国都,乃郭逵师所出也。”

  • 乌思藏四如

    或作卫藏四如。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建政后,先后兼并境内十余小邦,于其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“如”的军政区域四个,即:乌如(中央翼,约当今拉萨市辖各县),要如(左翼,即云如,约当

  • 南曲县

    西汉置,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丘县西北古城营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衡漳故渎,东北径南曲县故城西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邱县北。属广平国。东汉省。

  • 版桥

    在今安徽和县境长江西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,“沈莹帅丹阳锐卒、刀楯五千,三冲晋兵,不动。莹引退,其众乱……张乔自后击之,大败吴兵于版桥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和县长江沿岸。西晋太康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