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隆山

兴隆山

一名争秀山。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十里。元太祖成吉思汗灵柩曾停放于此。


又称兴龙山。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南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海拔 3021 米。兴隆、栖云两峰东西对峙,中隔兴隆峡,有伸臂式拱形木桥连接。栖云峰上原有道教建筑,明、清时称其为小蓬莱、瑶池景,现存云龙卧桥、太白温泉、通天石柱等古迹。山中森林茂密,多原始林,有金钱豹等珍稀动物。古代誉为“甘肃之名山,兰郡之胜景”。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渠

   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绛州闻喜县:“东南三十五里有沙渠,仪凤二年诏引中条山水于南坡下,西流经十六里,溉涑阴田。”

  • 浒山市

    即今浙江慈溪市 (浒山镇)。旧属余姚县。清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浒山市 “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所城东门”。1954年后为慈溪县治。

  • 大塘县

    1913年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36年迁治通州里(今平塘县西南通州镇)。1942年与平舟县合并为平塘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定番州属大塘州判所辖地方

  • 延安府

    北宋元祐四年(1089)升延州置,治所在肤施县(今陕西延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、甘泉、延长、延川、安塞等市县地和延河、大理河上游流域。元改为延安路,辖境有所扩大。明复为延安府,属陕西布政使司。清属

  • 红石水

    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上源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九门卫:“东有红石山,红石水出焉,下流合于龙门川。”

  • 易家湾市

    即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易家湾。清乾隆《湘潭县志》 卷5: 易家湾市 “一名西港湾。京广要路。市多鱼”。

  • 思贤门

    北魏平城宫内门阁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元年 (477) 七月,“起朱明、思贤门”。

  • 竟陵

    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 “ (武安) 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,拔鄢、郢,焚其庙,东至竟陵。” 即此。秦于此置竟陵县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

  • 武冈山

    亦名同保山。在今湖南武冈市北五里。《水经·资水注》: “ (武冈) 县左右二冈对峙,重阻齐秀,间可二里,旧传后汉伐五溪蛮,蛮保此冈,故曰武冈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武冈州: 武冈山 “一云东汉伐五溪

  • 孙河镇

    即今北京市东北朝阳区孙河乡。辽初名望京馆。明、清名孙河屯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88:“今其地名孙河屯,或孙侯村之转音也,为古北口孔道。”